【题目】下列有关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比较,错误的是( )
A.都需要酶参与B.都有CO2产生
C.都生成丙酮酸D.都有ATP产生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活细胞产生的,只在细胞内起作用B.与激素的生理功能相同
C.合成原料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D.在催化过程中不断被消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许多植物会储存大量的油脂。这些油积累在一种由内质网衍生而来的油质体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油质体内的油是植物的储能物质
B.油脂可被苏丹Ⅲ染液染为橘黄色
C.内质网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
D.油质体中的油在两层磷脂分子之间积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图中A~C代表生态系统的3种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途径。请仔细分析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C代表___,碳在B中以___的形式存在。
(2)图甲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是___,代表分解作用的是___,代表呼吸作用的是___。(填序号)
(3)图甲中A代表___,碳元素在⑤和⑦中以___的形式流动,在①和⑥中以___形式流动。
(4)图乙中的D和C种间关系是___。若A固定的能量不变,D减少,则B可利用的能量___。假设E种群中的能量是5.8×109kJ,B种群中能量为1.3×109kJ。若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则A种群的能量至少是______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小肠上皮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面向肠腔的一侧形成的很多突起是微绒毛,微绒毛不仅可以增加膜面积,还可以增加细胞膜上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有利于吸收肠腔中的葡萄糖等物质。
(2)研究发现膜蛋白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和运输的途径基本相同,现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培养图中的细胞,则该细胞中的膜蛋白数量增加时,放射性同位素在细胞各个结构出现的先后顺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数字标号和箭头表示),上述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________的特点。
(3)图中膜蛋白A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膜蛋白C为受体蛋白,其功能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I、II、III、IV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I一Ⅳ生物的数量一定逐渐减少
B. 该图所示只有1条食物链:I→II→III→Ⅳ
C. E1只能是太阳能
D. E2代表呼吸作用释放的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两类植物在不同温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总光合作用速率减去呼吸速率)。回答下列问题:
(1)叶绿体吸收的光能在___________(结构)上转化为___________中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最后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2)随温度的升高,两类植物的总光合速率都有类似的先升后降的趋势,请从酶活性的角度,对该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____________。
(3)己知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曲线最高点两侧,随温度升高,左侧上升速率低于右侧下降速率,原因是___________。
(4)环境温度高于曲线最高点对应温度时,缓解净光合速率下降的措施: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水田中生活着一种无色草履虫(单细胞动物),以细菌和真菌为食,但常因与绿藻共生而成为绿色草履虫,该草履虫即使没有食物也能依赖共生的绿藻而生存。
(1)绿藻可以为共生的草履虫生存提供___________。
(2)现有一批绿色草履虫,请设计一个既能除去共生绿藻,使之成为无色草履虫,又能保证其存活的简单的培养方法:____________。
(3)将破碎的绿色草履虫培养,可以获得绿藻种群,培养绿藻的培养液中除水外,还必须含有___________。
(4)将绿色草履虫和除去绿藻的无色草履虫,在四种实验条件下培养,实验条件是①“有光—食物丰富”,②“有光—食物贫乏”,③“无光—食物丰富”,④“无光—食物贫乏”。下图所示的生长曲线是四种实验条件下所得的结果,则对应于图A、B、C和D结果的实验
条件分别是A:_______,B:_________,C: _______,D: ________(用序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