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根据图示可知,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Ⅴ表示直接参与的几种系统或器官,依次是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肾脏)和皮肤.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物质,依次是食物、氧气、二氧化碳、尿液、汗液.甲、乙、丙表示三种液体,依次是淋巴、血浆和组织液.A表示淋巴转化为血浆,B表示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解答 解:(1)图中三种液体淋巴、血浆和组织液共同组成了人体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其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乙血浆.若A淋巴转化为血浆过程受阻,会引起组织水肿.
(2)③中的CO2对Ⅲ呼吸系统的活动有调节作用,最终能使乙血浆的pH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3)图中的B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过程中的水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4)若图中的细胞为肝细胞,则其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丙组织液.血浆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被线粒体利用,要依次穿过以下结构:肺泡性壁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出红细胞(2层膜)→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肝细胞(1层膜)→线粒体(2层膜),共11层膜,22层磷脂分子层.
(5)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图乙中,B液为血浆,其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C液为淋巴.
故答案为:
(1)内环境 乙 组织水肿
(2)CO2
(3)自由扩散
(4)丙 22
(5)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血浆 蛋白质和无机盐 淋巴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内环境的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部分的知识,解决本题需熟练掌握参与物质交换的各个系统与内环境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属于中档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O、CO2、ADP | B. | CO2、NADPH、ATP | C. | H2O、CO2、ATP | D. | NADPH、H2O、AD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图中1、2、3、4四种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共有的物质是DNA和蛋白质 | |
B. | 水绵是低等植物,其细胞一般同时具有中心体和叶绿体 | |
C. | 图4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结构的是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核 | |
D. | 相同长度的丝状体中颤藻细胞数目比水绵多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被检测的物质 | 试剂 | 现象(颜色变化过程) |
CO2 | 澄清的石灰水 | 浑浊 |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 甲由蓝变绿再变黄 | |
酒精 | 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 | 乙橙色变灰绿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基因可白发突变为a1或a2基因,a1或a2基因也可突变为A基因 | |
B. |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蛛染色单体上的等位其因之间可发生互换 | |
C. | 植物体内某一基因发生了突变,该植物的性状可能不变 | |
D. | 核移植使伞藻的形态结构发生重建,是核内基因重组与表达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④依次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 | |
B. | ①②③④依次进行脱水缩合、蛋白质再加工、运输、分泌 | |
C. | ⑤内,[H]与O2的结合发生于内膜,同时生成大量ATP | |
D. | 该分泌蛋白基因导入细菌后,蛋白质的合成、分泌过程与图示存在差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50H59O19N10,经水解后,可得到以下四种氨基酸,分别是丙氨酸(C3H6O2N)、甘氨酸(C2H5O2N)、苯丙氨酸(C9H11O2N)、天门冬氨酸(C4H7O4N)。其中,天门冬氨酸的数目为
A.1 B.2 C.3 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一上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胰岛素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1个氨基酸,B链有30个氨基酸,胰岛素分子中肽键的数目是
A.48个 B.49个 C.50个 D.5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省高一上第1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DNA与RNA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方面
B.如果②为脱氧核糖,则③有A、G、C、U 4种碱基
C.人体内的③有5种,②有2种
D.人体内的核苷酸共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