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A图:A图为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膜,②为线粒体,③为高尔基体,④为核液,⑤为中心体,⑥为核糖体,⑦为核膜,⑧为核仁,⑨为内质网.
分析B图:B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①为细胞壁,②为高尔基体,③为细胞核,④为核糖体,⑤为线粒体.
分析乙图:图中A是蛋白质,B是磷脂双分子层,C是糖蛋白;a运输方式需要消耗能量,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因此属于主动运输;b、c属于自由扩散,d属于主动运输.
解答 解:(1)分析图解可知,甲图A属于动物(填“植物”或“动物”)细胞,其主要依据是 无细胞壁和液泡,有中心体.所有高等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
(2)甲图A中③的功能是对来自[9]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 加工、分类、包装.
(3)甲图A中⑥所指的是 核糖体,它是 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它的形成与[8]核仁有关.该细胞内通透性最大的膜是[7]核膜.
(4)甲图A细胞中,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是[2]线粒体、[5]中心体.与性激素合成有关的细胞器是 内质网.该细胞内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 线粒体.
(5)甲图B中⑤所指的是 线粒体,它的功能是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它能被 健那绿染液染成 蓝绿色色.
(6)标注出甲图B中未编号的细胞器.甲图B中的①的成分为 纤维素和果胶.该植物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线粒体.
(7)乙图中的基本支架是[A]磷脂双分子层;乙图中对细胞膜功能复杂性起主要作用的是[B]蛋白质.将两种海绵动物的细胞分散成单个,再进行混合培养,发现只有同种的细胞才能结合.与这种现象密切相关的细胞膜成分是乙图中的[C]糖蛋白.
故答案为:
(1)动物 无细胞壁和液泡,有中心体[1]细胞壁
(2)[9]内质网 加工 分类 包装
(3)核糖体 细胞合成蛋白质[8]核仁[7]核膜
(4)[2]线粒体[5]中心体 内质网 线粒体
(5)线粒体 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健那绿 蓝绿色
(6)叶绿体 内质网 液泡 纤维素和果胶 线粒体
(7)[A]磷脂双分子层[B]蛋白质[C]糖蛋白
点评 本题结合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结构的图象,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③ | B. | ②③④ | C. | ①②④ | D. | ①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③⑦ | B. | ①②③⑦ | C. | ①②③⑦⑧ | D. | ①②③⑥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组别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的淀粉溶液 | 2mL | - | 2mL | - | 2mL | - |
3%的蔗糖 | - | 2mL | - | 2mL | - | 2mL |
2%的α-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1mL | 1mL | 1mL | 1mL |
反应温度 | 0℃ | 0℃ | 60℃ | 60℃ | 100℃ | 100℃ |
碘液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A. | α-淀粉酶溶液的用量是无关变量 | |
B. | ①②两组实验不可用于验证酶的专一性 | |
C. | ②④⑥三组实验可说明温度能影响酶活性 | |
D. | 设计上述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酶的专一性和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 | |
B. | 《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 |
C.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其衍生技术规范》 | |
D. |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中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且都有细胞壁,细胞壁的成分存在差异 | |
B. | b中生物只有蓝藻含叶绿素,且都构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 |
C. | b中生物只有烟草花叶病毒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 | |
D. | a中生物都含有2种核酸,且遗传物质相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为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年末时个体数为110,则该种群的年出生率为10% | |
B. | 每毫升河水中含有9个大肠杆菌,体现的是种群的空间特征 | |
C. | 废弃物的重新利用有利于提高能量利用率 | |
D. |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植被类型出现差异是群落演替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