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其他基因的影响,即基因之间会存在相互作用 | |
B. | 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
C. | 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以用于可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 | |
D. | 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
分析 1、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2、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
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
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3、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解答 解:A、基因的表达可能会受其他基因的影响,即基因之间会存在相互作用,A正确;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能相同,如Aa和AA都表现出显性性状,B错误;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可以用于可以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C正确;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基因型与表现型,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KH2pO4 | Na2HP04 | MgS04•7H20 | 蛋白胨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1.4g | 2.1g | 0.2g | l.Og | 10.Og | l.Og | 15.O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性 别 | 女 性 | 男 性 | |||
基因型 | XBXB | XBXb | XbXb | XBY | XbY |
表现型 | 正常 | 正常 (携带者) | 色盲 | 正常 | 色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基因突变 | B. | 基因重组 | C. | 染色体结构变异 | D. | 染色体数目变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未表现出反馈调节机制 | |
B. | 图中共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 |
C. |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低于正常水平 | |
D. |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二上期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5秋•盐城校级期末)屈膝反射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它使肢体从伤害性刺激上缩回,以保护肢体不受伤害性刺激所损伤.如图甲表示屈反射的反射弧,图乙为图甲中神经元A和B之间形成的突触的放大图.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图乙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A中的 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B的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2)图甲中,神经元D所在的部位属于反射弧结构中的 .
(3)神经冲动从神经元A传递到神经元B的过程中,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 ,方向具有 性,因为 .
(4)皮肤感受器被扎之后,②处神经纤维膜外的电位先后变化情况是 .
(5)皮肤被扎之后,会感觉到疼痛,这是因为神经冲动会由脊髓中的中间神经元向上传导至 .
(6)某人因车祸致脊髓在胸部断裂,导致高位截瘫,用针刺该患者脚部皮肤,被刺的腿的屈肌的反应是 (“无反应”、“收缩”或“舒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b段细胞中核糖体的活动很活跃 | |
B. | bc段的细胞遗传物质正在复制 | |
C. | 处于cd段的细胞可以不存在染色单体 | |
D. | 着丝点断裂发生在de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