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自然选择可以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B、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使种群产生定向变异,因而可能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
C、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能导致物种形成 |
D、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从而导致物种形成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鉴定尿糖,可用双缩脲试剂,需现用现配 |
B、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可用卡诺氏液将染色体染成红色 |
C、不宜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 |
D、摩尔根采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或可能是蔗糖,或可能为二肽 |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min内可被完全分解;若①②③表示不同反应条件的反应,则酶促反应的最可能是① |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高于曲线②和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该地的人口增长较快 |
B、该地的人口增长率保持不变 |
C、该地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D、该地的老年人口比重较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种类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非生物因素 | 地点A | 地点B | 地点C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植物 | 7 | 5 | 8 | 距地面1.5m的光强 | 低 | 中 | 高 |
灌木 | 18 | 4 | 2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的有机物/% | 6.5 | 3.8 | 2.5 |
落叶树 | 15 | 5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土壤含氮量/mg?kg-1 | 9.4 | 4.5 | 2.4 |
A、如果地点A、B、C处的光照条件同等充足,则能更有效地利用太阳光能的是地点C处的植物群落,原因是C处植物种类少,竞争较弱 |
B、如果遭遇山火,山坡的植被彻底烧光,则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类型属于次生演替,但土壤中的有机质必须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
C、落叶树在地点C处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中缺少相应的矿质养料,土壤浅,不足以维持高大植物的生长或土壤湿度小,水分不足以支持高大树木的生长 |
D、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是地点A处的植物群落;地点B处草、蕨类植物、灌木、松树以及落叶树都有分布,体现了群落结构的垂直分层现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遗传变异的结果 |
B、生存斗争的结果 |
C、自然选择的结果 |
D、适者生存的结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脂肪鉴定过程中,滴加苏丹Ⅲ染液后,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B、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用清水漂洗已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活性 |
C、制取细胞膜、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必须以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
D、对酵母菌计数时,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满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及四周边缘,轻轻盖上盖玻片后即可镜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