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表示草原生态系说约能量流动, 请回答: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经过_________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了无机物。
(2)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生产者吸收的 CO2量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 CO2量。
(3)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优势物种变为_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_(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在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物质作为能量的____________,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_______________,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答案】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 大于 草本植物 抵抗力 速度 方向 载体 动力
【解析】
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的;碳元素是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而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形式进行循环;物质循环始终与能量流动结合在一起进行,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了无机物。
(1)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其主要原因是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了无机物。
(2)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生产者的种类丰富和数量增多,生产者吸收的 CO2量大于整个生物群落排出的 CO2量,营养结构逐渐复杂化。
(3)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优势物种变为草本植物,生态系统的抵抗力、恢复力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改变了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在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流中,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能量作为物质循环的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球藻是一种真核单细胞绿藻,科学家利用小球藻做了相关实验。实验示意图如下:请回答:
(1)将甲乙两组同时置于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甲组中小球藻细胞内首先利用18O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乙组中能利用18O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_____。短时间内检测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____________(填“A”、“B”或“A、B”)。
(2)光照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均停止二氧化碳供应,再将其同时置于黑暗条件下,此时产生的气体A、B中含18O的是_________(填“A”、“B”或“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子质量。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必需的能量,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有学者研究了小麦种子中还原糖和总糖含量的变化,欲为科学调控小麦种子萌发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方法和步骤:将新鲜的、经过筛选的小麦种子放入培养箱中,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萌芽,至44小时,进入幼苗生长阶段。各种糖含量的测定在小麦种子吸水4小时后开始,之后,每隔4小时测定一次,持续到44小时为止。测定结果见下图。请回答
(1)植物体内的糖类按照是否能够水解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检测还原性糖可用_______试剂,此试剂与还原糖反应在__________条件下反应出现_________(现象)
(3)根据上图检测结果分析
①小麦种子萌发12小时后,还原糖的量_________;发生这一变化与种子萌发12小时后________(细胞器)发生的有氧呼吸作用增强,使________的消耗迅速增加密切相关。
②种子萌发20小时后,蔗糖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对蜜蜂(2n)的雌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和分布进行了观察分析.图1为其细胞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仅示部分染色体),图2中细胞类型是依据不同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和核DNA分子数的数量关系而划分的,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核DNA与染色体数目比值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细胞分裂的方式及所处的时期是______________,它属于图2中的类型________,处于图3中的________区段.
(2)若某取自卵巢的细胞属于图2的类型d,那么该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3)在图2的5种细胞类型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细胞类型有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分别在图2的细胞类型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中体现.
(5)当细胞发生图3的由丙到丁的变化时,对应着图2中一种细胞类型向另一种类型的转变,其转变的具体情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图2中字母以及箭头表述).
(6)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研究表明,阻断癌细胞增殖周期可引起细胞凋亡。科研人员为研究蜂毒素对人胃癌细胞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完善实验并回答问题。
①处于间期的胃癌细胞,其分子水平的主要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方法步骤:
a.取4只相同的培养瓶,编号,分别加入等量的完全培养液并接种等量离体胃癌细胞。
b.1号培养瓶为空白对照,向2-4号培养瓶中分别加入_______蜂毒素溶液。
c.培养48h后,检测并统计胃癌细胞凋亡率,结果如图-2所示,
d.重复a、b步骤,检测凋亡基因(Bax、Bel-2)的表达,结果如图-3所示。
分析讨论:
③图-2表明一定浓度的蜂毒素能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④图-2、图-3表明:从基因水平上看,蜂毒素诱导胃癌细胞凋亡与____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原切去C肽(图中箭头表示切点)可转变成一个分子的胰岛素(图中数字表示氨基酸序号),据图分析可知
(1)在一个胰岛素原的合成过程中共脱去了________分子水,合成该胰岛素原的反应叫做____________该胰岛素原中含有_________个肽键。
(2)推测胰岛素分子中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和______个游离的羧基,含有___________个肽键
(3)蛋白质分子结构复杂,经加热、强酸、强碱等的作用,会破坏蛋白质的_________从而导致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细胞膜结构模型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离子进入细胞的方向是___________(用图中数字I II表示),此过程需要图中的A___________协助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_。
(4)在a到e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5)可能代表O2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为某突触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突触存在于两个神经元之间
B. 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不一定会产生动作电位
C. 每个突触小泡中含有几万个乙酰胆碱分子
D.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是一种通道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