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细胞衰老、凋亡、坏死与癌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衰老细胞的膜通透性降低,癌变细胞膜的黏着性增强
B.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癌变不受基因控制
C.细胞坏死代谢停止,细胞癌变代谢增强
D.衰老、死亡的细胞可被浆细胞清除,癌细胞可被效应T细胞裂解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浙江省高三新高考选考科目押宝卷一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表为某研究小组对“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作用”的实验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根的总长度是将每组枝条的几条根长度相加
B. 本实验能推测出最适浓度在a~b之间
C. 本实验能证明2,4-D具有两重性
D. 本实验证明在高浓度2,4-D条件下,根也能生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 )
A. 1.375倍 B. 1.875倍
C. 1.273倍 D. 0.575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某抗原先后两次注射到同一个小鼠体内,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B. A的形成主要与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有关
C. 再次注射抗原发生的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 抗体是由效应B细胞(浆细胞)分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豌豆植株的遗传,正确的是( )
A.由A、C、T、U四种碱基参与合成的核苷酸种类有7种
B.控制豌豆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分别是DNA和RNA
C.一个标记为15N的双链DNA分子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复制两次后,所得的后代DNA分子中含14N和15N的脱氧核苷酸单链之比为3:1
D.已知豌豆体细胞2n=14,进行“豌豆基因组测序”要测定其8条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云南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A. 合成脑啡肽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细胞呼吸
B. 含有四个肽键,编码它的模板上至少需要4个密码子
C. 只有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后才具有镇痛作用
D. 由五种氨基酸组成,脱水缩合生成的H2O中的氢来自氨基和羧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7届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某实验小组利用新鲜的绿叶为材料,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常用纸层析法,该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_。A、B是滤纸条上的标记,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层析液最先所处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填“A”或“B”)处。
(2)在色素的提取与分离过程中,偶然发现某植株缺失第Ⅲ条色素带。
①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不能合成________,导致对__________光的吸收能力明显减弱。
②该实验小组为了研究缺失第Ⅲ条色素带的植株(甲)和正常的植株(乙)光合作用速率的差异,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测定了两植株的C02吸收速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表格中信息可知,更适合在强光下生活的是植株__________(填“甲”或“乙”)。当光照强度为15klx时,植株甲的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植株乙;当光照强度为30klx时,植株甲积累的葡萄糖的量约为_____________mg•m-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是对生物体ATP的有关叙述,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在活细胞中是永无休止的
B. ATP与ADP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
C. 生物体内的ATP含量很多,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持续供应
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顺利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西省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如图是其发病机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B. 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
C. 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
D. 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