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调查某林场松鼠的种群数量时,计算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λ),并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前4年该种群数量 (填“增大”、“减小”或“基本不变”),第9年调查松鼠的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型。第年松鼠的种群密度最低。
(2)第16~20年松鼠种群数量将呈 型曲线增长,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可能的原因有。
【答案】
(1)基本不变;衰退型;10
(2)J;无天敌和竞争者,食物充足(无环境阻力)
【解析】(1)前4年该种群λ=1,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相等,种群数量不变。第9年λ<1,种群数量在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年龄组成最可能表现为衰退型。第4~第10年λ都小于1,种群数量一直下降,故第10年种群密度最低。(2)第16~20年λ为恒值,种群数量将呈J型曲线增长, 从物种之间的关系解释,一方面,可能其食物充足,另一方面,无天敌和竞争者。
本题考查种群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完成过程①需要等物质从细胞质进入细胞核.
(2)从图中分析,核糖体的分布场所有 .
(3)已知溴化乙啶、氯霉素分别抑制图中过程③、④,将该真菌分别接种到含溴化乙啶、氯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发现线粒体中RNA聚合酶均保持很高活性.由此可推测该RNA聚合酶由中的基因指导合成.
(4)用a﹣鹅膏蕈碱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那么推测a﹣鹅膏蕈碱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学家用32P标记的磷酸盐浸泡蚕豆幼苗,追踪放射性的去向以研究蚕豆根尖细胞分裂情况,得到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 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 CD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D.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内膜上
B. 图b表示叶绿体,Mg与其内的叶绿素合成有关
C. 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D. 两图所示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 ℃和30 ℃。下图甲为小麦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乙是在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25 ℃、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当图甲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若是d过程也不发生,则此时该细胞内进行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_。
(2) C点时,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为_______mg/(dm2·叶·h)。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C点将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_______(填“左移”或“右移”)。
(4)某同学以绿色植物叶片为材料,探究环境条件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他提出一个探究的课题探究温度对细胞呼吸速率的影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该实验需要在_____条件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验证生长素和赤霉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将胚芽鞘尖端以下的切段浸入蒸馏水中1h,然后分别转入5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和赤霉素溶液中,同时以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作对照,在23℃的条件下培养24h后逐一测量切段长度。实验重复5次,结果取平均值,并绘制成下图。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有协同作用
B.实验组中生长素或赤霉素均应用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
C.浸入蒸馏水中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植物激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D.该实验结果不能说明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