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美国人研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肥胖可能与大脑中的多巴胺作用有关,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兴奋传导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兴奋传导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与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兴奋部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
D.兴奋只能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在多个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A

解析试题分析:兴奋在一个神经元上以电信号的形式双向传导,在两个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进行单向传递。
B、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只能完成一半,而'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这个过程的完成需要突触的整个结构,也就是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故B是错的不符合题意
C、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兴奋部位的电位变化由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变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不合题意.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通过化学信号单向传递。此项不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
点评: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把握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区别。选项B干扰最大,应弄清突触和突触小体的区别,突触小体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分枝末端的膨大部分形成的小体,在突触小体内的泡状结构叫做突触小泡。突触包括上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下一个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13分)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罗斯经过多年研究,找到了人体细胞控制和调节某种人体蛋白质数量多少的方法。三人荣膺2004年诺贝尔化学奖。

最初的一些研究发现,蛋白质的降解不需要能量。不过,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却发现,同样的蛋白质在细胞外降解不需要能量,而在细胞内降解却需要能量。这成为困惑科学家很长时间的一个谜。70年代末80年代初,今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们终于揭开了这一谜底。

这三位科学家发现,一种被称为泛素的多肽在需要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组成,它就像标签一样,被贴上标签的蛋白质就会被运送到细胞内的“垃圾处理厂”,它根据这种标签决定接受并降解这种蛋白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能量。

(1).人体细胞能够给无用蛋白质“贴上标签”,然后进行“废物处理”, 使它们自行破裂、自动消亡。在这一过程中不涉及          (      )

A.蛋白质的特异性识别    B.蛋白质的水解

C.能量的利用            D.细胞的裂解

(2).为了能够更好地进行细胞学研究,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他的同事们发明了一种新的科研方法,叫免疫化学法。如果对细胞膜进行化学免疫标记,下列哪项不可能被标记          (     )

A.糖被      B.离子通道      C.载体      D.磷脂双分子层

(3).细胞内蛋白质降解后的最终产物,在人体内的变化情况有哪些?

                                                                              

(4).请举例说出人体不需能量的蛋白质降解过程,并指出其发生的场所及所需的降解酶。

                                                                            

(5).通常新合成的蛋白质约30%被泛素调节的蛋白质降解,其可能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根据下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分别授予了英国科学家悉尼·布雷内、美国科学家罗伯特·霍维茨和英国科学家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在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过程中的基因规则,“程序性细胞死亡”是细胞的一种生理性、主动性的自觉“自杀”行为,这些细胞死得很有规律,似乎是按编好了的“程序”进行的。犹如秋天片片落叶的凋落,所以这种细胞死亡又称为“细胞凋亡”。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不但要恰当地产生,而且也要恰当地死亡。

(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人体发育成熟之前的阶段,总体来说细胞诞生的多,死亡的少

B.发育成熟后,人体内细胞的诞生和死亡处于一个动态平衡阶段

C.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是机体抗性强的表现

D.“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是基因调控的结果

(2)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是一种正常的生命现象。下列属于衰老细胞特征的是         

A.细胞内水分减少

B.细胞呼吸速率增强

C.细胞的物质运输能力下降

D.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

(3)人在胚胎发育的初期具有尾,但在胚胎发育的后期已失去尾;在蝌蚪发育形成青蛙的过程中,尾也逐渐消失。从细胞水平看,这是由于                           

(4)在健康的机体中,细胞的生生死死总是处于一个动态的平衡当中。例如,如果该死亡的细胞没有死亡,就可能导致       ,形成癌症;如果受到       的攻击,使不该死亡的_________细胞过多地死亡,就会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导致艾滋病。

(5)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控制“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有两类,一是控制细胞死亡的基因,另一类是启动或促进细胞死亡的基因。两类基因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细胞的正常死亡。你认为研究“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的机制对于治疗癌症有何意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09黄冈中学一模)(20分)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因为发现“RNA干扰机制――双链RNA沉默基因”而获得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RNA干扰的机制如下:双链RNA一旦进入细胞内就会被一个称为Dicer的特定的酶切割成2l~23个核苷酸长的小分子干涉RNA(SiRNA)。SiRNA片断与一系列酶结合组成诱导沉默复合体(RISC)。激活的RISC通过碱基配对结合到与SiRNA同源的mRNA上,并切割该mRNA,造成蛋白质无法合成(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RNA干扰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如用于乙型肝炎的治疗时,可以根据乙肝病毒基因中的碱基(脱氧核苷酸)序列,人工合成与之相应的___________,注人被乙肝病毒感染的细胞,达到抑制乙肝病毒繁殖的目的。

(2)根据RNA干扰机理,RNA干扰能使相关基因“沉默”,其实质是遗传信息传递中          _过程受阻,有科学家将能引起RNA干扰的双链RNA的两条单链分别注入细胞,结果却没有引起RNA干扰现象,请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3)研究发现,某基因上碱基的改变也有可能导致生物性状的变异。若有一亲代DNA上某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则其子代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请作出4种合理的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已知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籽粒甜和非甜是一对相对性状,马齿粒与硬粒是另一对相对性状。人们现将甜马齿粒玉米与非甜硬粒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马齿粒玉米的植株上结出的玉米有甜马齿粒和非甜马齿粒,在非甜硬粒玉米植株上结出的玉米全是非甜硬粒。对此正确的解释是玉米的马齿粒与硬粒和非甜与甜的的遗传方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玉米雌雄同株,若玉米胚乳细胞的染色体数为30条,则玉米的单倍体基因组由    个双链DNA分子组成。

(5)动物也是如此。雄性蝴蝶有黄色和白色,雌性只有白色。蝴蝶的触角棒形和正常形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种性状正交与反交子代结果一样,其中黄色与白色分别用Y与y表示,触角棒形与正常形分别用A与a表示。

(a)黄色和白色这对性状的遗传是否为伴性遗传? ­____________

(b)在下列各组合中,不能从其子代表现型判断出性别的是       。(填标号)

①yyaa♀×♂YYAA      ②YyAA♀×♂yyaa       ③YYAa♀×♂Yyaa

④YYAa♀×♂yyAa      ⑤YyAA♀×♂Yyaa       ⑥yyAa♀×♂yyaa

(c)一对表现型为黄色棒形和白色棒形的亲本杂交,子代表现型为雄性:3/8黄色棒形、1/8黄色正常、3/8白色棒形、1/8白色正常;雌性:3/4白色棒形、1/4白色正常。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标明亲本的雌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癌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人类同癌症的斗争已经有漫长的历史,但是对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直到20世纪才有重大进展。

(1)引起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                                 和病毒致癌因子。人体的染色体上存在着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美国某研究小组最新发现当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合成了反义RNA,该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                   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             ,使细胞发生癌变。

(2)科学研究发现BRCA-l基因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有关,可编码1863个氨基酸。对55名乳腺癌患者研究发现,有一患者的BRCA-1基因缺失4个碱基,导致密码子1354以后的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最终形成了一个含1363个氨基酸的无意义蛋白质,该蛋白质变短的原因是mRNA分子上             。可利用基因诊断技术进行癌症的诊断,如:用白血病患者细胞中分离出的癌基因制备的           ,可以用来检测白血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肥胖症、动脉硬化、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这些疾病的发生与人类营养失衡导致体内营养物质代谢紊乱有密切的联系。我国现约有3000万左右的糖尿病人,面对这样一个不能摄入含糖食品的庞大消费群体,目前市场上的无糖食品诸如饮料、八宝粥、奶粉、饼干、口香糖、壮骨粉、山药粉、麦片、巧克力等可谓琳琅满目,销售额也呈上升趋势。但一些所谓的名为无糖,实则有糖的食品,糖尿病患者如果过量食用,将会造成身体的损害,甚者危及生命。

(1)糖类的生理作用是           。正常人的血糖一般维持在                        范围内。人在饥饿初期,血糖浓度会暂时降低,这时     可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      ,加速血糖分解,使血糖含量恢复正常,当此激素分泌不足会导致糖尿病。

(2)某广告称某种牌号的八宝粥(含桂圆、红豆、糯米等)不加糖,比加糖还甜,最适合糖尿病人食用。你认为下列关于病人能否食用此八宝粥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糖尿病人应少吃含糖的食品,该八宝粥不加糖,糖尿病人可放心食用

B.这个广告有误导喜爱甜食消费者的嫌疑,不甜不等于没有糖

C.不加糖不等于没有糖,糖尿病人食用需慎重                  D.不能听从厂商或广告商的宣传,应询问医生

(3)从以上广告可推知,其不加糖,其实是不加      。从题中可知八宝粥里其实含    等糖类。

(4)旅美中国学者章蓓和美国、瑞典、西班牙的科学家们最近联合发现了一种功能类似于胰岛素的真菌化合物。这一发现为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开启一个全新之门”,它有可能使糖尿病患者将来只通过服药而不必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关于文中的“真菌化合物”的推测,肯定是错误的一项是  (     )

A.该化合物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功能               B.该化合物应该不是蛋白质   

C.该化合物应该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有机物       D.该化合物应该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