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如图为免疫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吞噬细胞对病菌的这种吞噬作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密切关系,该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抗原决定簇),呈递给T细胞和B细胞,使后者分化.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由细胞产生.
(3)如果抗原进入细胞,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用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后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4)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5)HIV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吞噬细胞将细菌吞入细胞后,对其进行加工和处理,同时溶酶体也参与抗原的加工和处理过程,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再将其排出细胞.

解答 解:(1)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吞噬细胞吞噬病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免疫.
(2)在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在吞噬病菌后,还能对其进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传递给T细胞,再传递给B细胞,导致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球蛋白),由浆细胞细胞产生.
(3)如果抗原进入细胞,需要通过细胞免疫,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后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4)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B淋巴细胞参与人体特异性免疫中的体液免疫.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人体免疫能力逐渐降低,最终丧失.受抗原刺激后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故答案为:
(1)流动    非特异性
(2)T细胞   B细胞    蛋白质(球蛋白)     浆细胞
(3)细胞    效应T
(4)造血干    体液      
(5)T       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

点评 本题结合吞噬细胞杀灭病菌的示意图,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分析ATP与ADP相互转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图中Pi代表磷酸,则B为ADP,C为ATP
B.在B→C的反应中,产生的E2来源于高能磷酸键的断裂释放出的能量
C.E1不是物质,对于人、动物、真菌、植物和细菌来说,E1来自细胞呼吸
D.C→B与B→C都可以伴随着放能反应和吸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分子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磷脂、生长激素、胰岛素
C.氨基酸、核苷酸、果糖D.淀粉、半乳糖、糖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基因型
B.符合分离定律并不一定出现特定性状分离比
C.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D.有丝分裂的细胞都存在同源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
B.突触小泡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C.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的三部分结构
D.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是单向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科学家研究发现,有一种俗称“熊虫”的动物,若进入“隐生状态”(这时它的代谢速率几乎可降至0),能耐受-271℃的冰冻数小时,据研究,“熊虫”进入隐生状态时,它们的体内会大量产生一种叫做海藻糖的二糖.根据上述资料,有人认为“熊虫”体液中的海藻糖可以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请设计一实验方案,用于探究题中假设的真实性.(操作时只要定性即可)
(1)设计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熊虫”产生的海藻糖是否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2)实验材料的选择及要求:
①用于实验的材料:取同一动物个体的组织或器官,经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供实验用.
②要求所培养的细胞内不含有(填“含有”或“不含有”)海藻糖.
(3)实验步骤:
①将培养的动物细胞适量、等分为甲、乙两组;
②向甲组细胞的培养液中添加海藻糖,
乙组细胞的培养液中不加;
③将上述细胞培养液在-271℃条件下培养数小时;
④观察并记录两组细胞的生活状况.
(4)实验预期结果及结论:
①若甲组细胞均生活良好,乙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确实能保护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避免受到因低温造成的损伤;
②若甲、乙两组细胞均(或绝大部分)死亡,则说明“熊虫”产生的海藻糖不能保护组织细胞,组织细胞因低温而损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B.线粒体内产生的ATP,只供线粒体内吸能反应的消耗
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都含有线粒体
D.核膜消失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形成于有丝分裂的末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吸能反应与放能反应叙述错误的是(  )
A.吸能反应是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高
B.放能反应是产物分子中的势能比反应物分子中的势能低
C.最重要的吸能反应是光合作用,最重要的放能反应是细胞呼吸
D.吸能反应和放能反应的纽带是AD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如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B.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①结构称为传入神经,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刺激Y可能是胰岛素分泌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