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由图示乙可以看出食物链:E是生产者.
(1)上图中,由于B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的,即:B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所以B是生产者.
(2)又可以通过呼吸作用释放二氧化碳到大气中.所以①是光合作用,②是呼吸作用.
(3)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即能量往下一级传递只是传递上一级能量的10%~20%.动物的营养级越高,所获得的能量就越少.
解答 解:(1)绿色植物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
(2)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有关,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故增加生态系统内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增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E=5.8×109 kJ,B=1.3×108 kJ,说明它从E处得到1.3×109 kJ,D=1.5×108 kJ,说明它从E处得到1.5×109 kJ,则E还剩30×108kJ,传给A=30×108 kJ×10%×10%=3×107kJ;
(3)过程④表示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群落: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故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群落.
(4)碳循环具有全球性,能量流动具有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a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消耗,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6)缓减温室效应的措施有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植树造林、增加植被、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等.
故答案为:
(1)CO2 有机物
(2)高 3×107
(3)群落
(4)全球性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生长发育和繁殖
(6)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植树造林,增加植被(或开发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首先明确能量流动的特点.关于能量的流动,一般以填空题或是计算题出现.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NA分子的任一条链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 |
B. | 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A与T通过三个氢键链接 | |
C. | DNA复制发生在细胞核、线粒体中 | |
D. | DNA复制需要氨基酸作原料和ATP供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① | ② | ③ | ④ | |
2mL蛋白质溶液 | √ | √ | ||
2mL蔗糖溶液 | √ | √ | ||
1mL蛋白酶溶液 | √ | √ | ||
1mL蔗糖酶溶液 | √ | √ | ||
37℃处理10min | √ | |||
双缩脲试剂 | √ | √ | ||
斐林试剂 | √ | √ | ||
观察比较记录 | √ |
A. | ①②实验的现象是不相同的 | B. | ②③实验能证明蔗糖酶具有专一性 | ||
C. | ①④实验能证明蛋白酶具有高效性 | D. | ③④实验能证明酶具有专一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淀粉 | B. | 葡萄糖 | C. | 糖元 | D. | 麦芽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辽宁葫芦岛一中学五校高二6月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隔离阻断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意味着新物种形成
B.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在相互影响中的不断进化和发展
C.导致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D.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趋势能反映生物进化的方向,但不能反映可遗传变异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四校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真核细胞DNA复制过程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图示可知,DNA分子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B.DNA解旋酶能使双链DNA解开,且需要消耗ATP
C.图中引物与相应DNA片段结合符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DNA在复制过程中,先全部解旋,后复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