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人体肺泡壁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中的O2分子运输进入一般组织细胞参与代谢,需要通过几层生物膜( )
A. 11B. 9C. 5D. 3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科研人员为研究果蝇“昼夜节律”的发生机制,设法寻找果蝇体内在白天和夜间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分子,若其合成量发生显著变化,且变化周期与一昼夜时长相近,则有可能与生物时钟产生的机制有关。实验研究的相关内容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承担者,是以mRNA为模板进行翻译过程合成的。研究人员检测某种蛋白质的mRNA碱基序列后,通过_________过程获得cDNA,从而能在体外合成编码该蛋白质的基因。
(2)研究者对一种目标研究物——PER蛋白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分离出控制该蛋白质合成的mRNA,缩写为per+。同时,发现在节律时长发生突变的果蝇个体内有异常信使perL,且含量比较结果如下图。
分析结果可知,含有per+的突变个体很可能其昼夜节律时长_____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4小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
(3)若人为诱导PER基因突变后,per+的合成量的变化表现为_________,则可确认控制PER蛋白质的基因就是生物体内的“时钟”。但也有人指出,这样的实验证据仍然不够充足,请利用PER的基因突变果蝇为材料补充必要的实验,检验上述结论。
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基因型都为BbVv的雌雄果蝇。己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雌果蝇会发生如图所示染色体行为,且发生该染色体行为的细胞比例为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B. 该图所示染色体行为属于基因重组范畴
C.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雄果蝇在减数 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没有发生该行为
D. 若后代中基因型为bbvv个体比例为0,则后代中表现型 为B_V_的比例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普通西瓜为二倍体,西瓜果皮颜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果皮深绿色条纹(A)对浅绿色(a)为显性,下图表示培育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大致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秋水仙素处理后,幼苗体细胞均含四个染色体组
B. 若四倍体(父本)和二倍体(母本)杂交,商品果实的果皮为浅绿色
C. 商品果实中具有深绿色条纹果皮的是三倍体西瓜
D. 商品果实若出现浅绿色果皮,是三倍体自花传粉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为增加油菜种子的含油量,研究人员尝试将酶D基因与位于叶绿体膜上的转运肽基因相连,导入油菜叶片细胞并获得了转基因油菜品种.
(1)从陆地棉基因文库中获取酶D基因,从拟南芥基因文库中获取转运肽基因,然后利用_____技术分别进行扩增.
(2)如图1,选用图中的限制酶_____处理两个基因后再用_____酶处理,得到_____(填图中字母)端相连的融合基因.
(3)将上述融合基因插入图2所示Ti质粒的T﹣DNA中,构建_____并导入农杆菌中.将获得的农杆菌接种在含_____的固体平板上培养得到单菌落,再利用液体培养基震荡培养,得到用于转化的浸染液.
(4)剪取油菜的叶片放入浸染液中一段时间,此过程的目的是_____,进一步筛选后获得转基因油菜.
(5)用DNA﹣RNA分子杂交技术确定融合基因是否完成了_____(转录、翻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索遗传物质的过程中,赫尔希和蔡斯做了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其中一组实验如下图所示(用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大肠杆菌培养物),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若不经过步骤②操作,对该组实验结果无显著影响
B. 若继续分离出子代噬菌体,其中大部分会含有32P放射性
C. 若沉淀中含有较强放射性、悬浮液中几乎不含放射性,即证明遗传物质是DNA
D. 若①中培养液里含有32P,则子代噬菌体的DNA、RNA分子中均会带有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和生物体内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②
B.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①④
C. 若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进行①②和①③
D. 能够在人体细胞中发生的反应是①②④,能在酵母细胞中发生的反应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