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已知Mn2+是许多酶的活化剂,它能激活硝酸还原酶,缺Mn2+植物无法利用硝酸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

A. 对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有重要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6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部位是( )

①细胞质基质 ②线粒体内膜 ③线粒体外膜 ④线粒体基质

⑤叶绿体基粒 ⑥叶绿体基质 ⑦叶绿体内膜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 C.②③⑤⑦ D.③④⑥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囊泡是由单层膜所包括的膜性结构,它的形成一般包括出芽、锚定和融合等过程,大小从几十纳米到数百纳米不等,主要司职细胞内不同膜性细胞器之间的物质运输。没有囊泡运输的精确组织,细胞将陷入混乱状态。通过对“囊泡运输”的研究,科学家已经收获了4次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1)囊泡膜的结构骨架是 _____________,高等动物细胞中与囊泡结构类似的细胞器有 _____________。

(2)能“出芽”形成囊泡的细胞结构有内质网、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3)囊泡能特异性“锚定”细胞器与其表面具有的_____________有关,这体现了生物膜具有_____________ 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1和5的连通,使细胞质和核内物质的联系更为紧密

B.图中2为核孔,通过该结构不仅可以实现核质之间的物质交换,还可以实现信息交流

C.若该细胞核内的4被破坏,该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

D.细胞核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和代谢中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济宁一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有关细胞内囊泡运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细胞核内的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B. 蛋白质类激素经囊泡运输分泌到细胞外

C. 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 囊泡运输依赖膜的流动性且不消耗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群落是一个动态系统,一个群落可能被另一个群落所代替
B.在一定的条件下,不毛之地也不可能长成森林
C.火山爆发后在火山岩上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D.“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的是一种初生演替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致病细菌分泌的外毒紊,无色,细针状结晶,对小鼠和人体有很强的毒性,可引起流涎、呕吐、便血、痉挛等,以致死亡.该外毒素为环状肽,结构式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是由5种氨基酸组成的,区别这些氨基酸的种类是依靠其结构中的R基.
(2)该环肽是经脱水缩合反应形成的,形成后比原来氨基酸的相对分子量总和减少126.
(3)A的结构名称为肽键.
(4)该毒素实际上比该环肽的结构更复杂,主要表现在外毒素有复杂的空间结构而该环肽没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将下列生物或细胞放入纯净水中一段时间,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
A.水绵B.洋葱表皮细胞C.酵母菌D.红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图是某绿色植物细胞内生命活动示意图,其中1、2、3、4、5表示生理过程,A、B、C、D表示生命活动产生的物质

(1)甲图中在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有③和④(用图中数字表示),A表示丙酮酸
(2)从乙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速率最大时的温度为30℃.在15℃时,光合作用速率为呼吸作用速率的3.5倍
(3)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为研究光合作用的过程,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玻璃容器中,通过一个通气管向容器通入CO2,通气管上有一个开关,可控制CO2的供应,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
①卡尔文通过停止光照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他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图中的A

②卡尔文通过停止CO2的供应来探究光合作用过程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找到了固定CO2的物质
③上述实验中卡尔文采用纸层析法分离出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纸层析法的原理是利用了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从而在滤纸上扩散的速度不同而分离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