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如图表示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数目,图中t点不可能对应(  )
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有丝分裂前期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有丝分裂中期

分析 分析曲线图:图示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曲线上升段(1→2)表示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2→2)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1→1)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末期.

解答 解: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即此时一条染色体上只有一个DNA分子,A错误;
B、有丝分裂前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C正确;
D、有丝分裂中期时一条染色体上有2个DNA分子,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曲线图中各区段代表的时期及各细胞分裂图的分裂方式和所处的时期,在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盆栽天竺葵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植物,图1中的Ⅰ、Ⅱ表示其细胞内的两项生理过程;图2为利用密闭的透明装置测定其一昼夜CO2浓度变化结果;图3表示其在某光照强度和最适温度下,光合作用强度增长速率随CO2浓度变化的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的物质a是水,过程Ⅰ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2)分析图2可知,一昼夜中天竺葵积累有机物最多的时间约为18点钟;B点时刻迅速提高装置中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含量将基本不变(增多、减少或基本不变).
(3)图3中在D点时光合作用速率达到最大,此时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
(4)从气体进出细胞的情况分析,图1所示生理状态与图2中B-C两点之间的曲线段的含义相同.若处于图3中A点之前的环境条件,天竺葵叶肉细胞在光下可发生图1中的生理过程是I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雌性激素需通过胞吐的方式从卵巢中分泌出来
B.参与协助扩散的转运蛋白可以是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
C.果脯腌制时,蔗糖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细胞
D.对细胞有害的或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不能进入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frac{3}{4}$.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摩尔根之所以选用果蝇为实验材料,是因为果蝇果蝇易饲养,繁殖快(繁殖周期短)②后代数量多,便于统计③具有多对易于区分且能稳定遗传的相对性状④染色体数目少,便于观察(写出两条).亲代那只白眼雄蝇的出现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2)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且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合当时实际分析,该测交方案应该是让F1中的果蝇与F2中的白眼雄果蝇交配.
(3)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有人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2).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两种假设是否成立(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
杂交方案:选用测交所得的白眼雌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雄果蝇为亲本进行杂交.
预测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一代雌果蝇全是红眼,雄果蝇全是白眼,则假设1成立;
如果子一代雌雄果蝇全是红眼,则假设2成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齐全、数量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不合理利用和破坏,湿地的而积急剧缩减.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应包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多为水生植物,某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2)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具有很强的淸除毒物的能力,当污水流入湿地时,通过物理沉降、生物吸收和分解等淸除污水中的毒素,维持其正常的功能,这体现了湿地生态系统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与果园等人工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其原因是湿地生态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3)湿地不仅能储蓄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为保护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我国已建立多个湿地自然保护区,这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属于就地 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组成
B.在特定情况下,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
C.大脑皮层除了有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D.短期记忆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14N标记的基因含20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占40%.将该基因在含15N标记的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中连续复制三次,然后离心结果是图甲.如果在离心前加入解旋酶,过一段时间后再离心,结果是如图乙.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X与Y中基因数目比是2:6
B.W中含胞嘧啶的数目是1400个
C.随着复制次数的增多,甲中Y含有的基因数目不断增多,而X中保持不变
D.加入的解旋酶可以破坏碱基对之间的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瘦素是动物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可作用于下丘脑调节人的食欲,机体脂肪储存量越大瘦素分泌越多,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图中信号分子X、Y、Z均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有3个突触,此处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B.根据上述材料可知,瘦素的受体分布在下丘脑神经元细胞膜上
C.人体脂肪量偏高时,瘦素释放增加导致食欲降低,此时神经元B兴奋,信号分子Y、Z释放增加
D.多数肥胖者血液中瘦素水平比较高,但食欲并不低,推测其原因可能是瘦素受体异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某种成熟沙梨果皮颜色由两对基因控制.a基因控制果皮呈绿色,A基因控制呈褐色,而B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呈黄色.果皮表现型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现进行杂交实验如表所示:
 组别 亲代 F1表现型 F1自交所得F2表现型及比例
 一 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 褐色:黄色:绿色=6:6:4
 二 全为褐色 褐色:黄色:绿色=10:2:4
(1)某分生组织细胞中的B基因所在的DNA由甲乙两条链构成,经间期复制后,在后期结束时甲、乙两链分布于不同的(填“同一条”或“不同的”)染色体上.
(2)根据第一组分析控制梨果皮颜色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3)研究者将第一组亲本引种到异地重复实验如第二组,比较两组实验结果,基因型为AaBb对应的沙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
(4)研究者认为第二组F1全为褐色不是引种后某个基因突变所致.若是某个基因突变,F1的基因型及F2子代表现型情况为F1基因型为AABb或Aabb,其自交后代无黄色产生,(F2表现型全为褐色或褐色:绿色=3:1),则与杂交结果不一致,从而判断可能是环境因素导致.
(5)若在异地条件下的第二组F2代个体自交,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