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某种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关于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细胞所处时期,DNA与染色体数目之比为2∶1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组的加倍可发生在图1细胞分裂的下一个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2是卵细胞,则图1是第一极体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黑龙江哈尔滨第三中学高二下期第一学段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哪项不是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
A.从基因文库中获取 B.利用PCR技术扩增
C.化学方法直接人工合成 D.农杆菌转化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是DNA和RNA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人体红细胞中有图中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图中5种碱基构成
C.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大麻是一种雌雄异株的植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某些高抗旱性植株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抗旱基因,这两个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整合情况有甲图所示的三种类型(染色体上的短横线表示抗旱基因的整合位点)。将高抗旱性植株与非转基因大麻杂交,发现子代高抗旱性植株所占比例大于70%,小于80%。两个抗旱基因的整合位点属于图 类型(不考虑基因突变与交叉互换)。
(2)乙图为大麻的性染色体示意图,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Ⅰ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非同源部分(图中Ⅱ、Ⅲ片段)上的基因无等位基因。已知控制大麻抗病的显性基因D与不抗病的隐性基因d位于性染色体上,但不知该对基因在Ⅰ、Ⅱ片段还是在Ⅲ片段。若大麻的雌雄个体均有抗病和不抗病类型,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请写出具有抗病性状的雄性大麻个体可能的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
②现有一株雌性不抗病和一株雄性抗病(不知是否为纯合子)的大麻杂交,请推测子代可能的性状情况。
a.如果D、d位于Ⅱ片段,则子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如果D、d位于Ⅰ片段,则子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该基因在Ⅱ片段,请写出上述第②题杂交组合所产生的F1雌雄个体交配产生F2的遗传图解(从F1开始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女性患有某种单基因遗传病。某同学对其家系的其他成员进行调查后,记录如下(“+”代表患者,“-”代表正常)。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
祖父 | 祖母 | 姑姑 | 外祖父 | 外祖母 | 舅舅 | 父亲 | 母亲 | 弟弟 |
+ | - | - | + | - | - | + | + | - |
A.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B.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自然人群中随机取样调查计算
C.该患病女性的父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1/4
D.这个家系中所有患者与该病有关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表示tRNA与氨基酸的结合过程,则该过程 ( )
A.不受温度影响
B.不存在特异性结合
C.必须由线粒体供能
D.不是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第1、2、3、4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 )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
B.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
C.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
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2 必修3 第1、2、3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图示的人体内环境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B.免疫活动既可以由神经系统直接调节,也可以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
C.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的兴奋传导至神经末梢时,神经末梢膜外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
D.若该免疫细胞进行体液免疫时,裂解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考生物复习策略滚动检测:必修1 第5章(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表示一个酶促反应,它所能反映酶的一个特性和A、B、C最可能代表的物质依次是 ( )
A.高效性 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
B.专一性 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C.专一性 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D.高效性 脂肪酶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