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4.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结构1和结构2中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当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C液会减少
C.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B液会增加
D.当人进食1小时后,A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其中A是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B是淋巴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C是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1是毛细血管壁,2是毛细淋巴管壁,3是组织细胞.

解答 解:A、结构1是毛细血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而结构2是毛细淋巴管壁,该处细胞所处的直接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
B、当人体发生花粉过敏反应时,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大,C液会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错误;
C、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大量累积在C液中时,组织液中的部分物质会进入淋巴,使得B液会增加,C正确;
D、当人进食1小时后,血糖浓度升高,A液中的胰岛糖素含量会迅速升高,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考查内化境的组成、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要求考生识记内环境的组成,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液体的名称和各结构的名称;还要求考生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铅山一中等高一下第二次联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细胞核中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的结构是( )

A.核膜 B.染色质 C.核仁 D.染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双鸭山一中高二下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是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的简明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④是经筛选培养获得的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B.③同时具有脾脏细胞和鼠骨髓瘤细胞的特性

C.②中使用活性较强的病毒有利于杂交瘤细胞的形成

D.①是从已免疫的小鼠脾脏中获得的效应T淋巴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基因A和a、B和b同时控制菜豆种皮的颜色,显性基因A控制色素合成,且AA和Aa的效应相同,显性基因B淡化颜色的深度(B基因存在时,使A基因控制的颜色变浅),且具有累加效应.现有亲代种子P1(纯种,白色)和P2(纯种,黑色),杂交实验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亲本P1和P2的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
(2)控制菜豆种皮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是否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遵循.理由是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中黑色:黄褐色:白色=3:6:7,该比例是“9:3:3:1”的变式.
(3)F2中种皮为黄褐色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和AaBb.
(4)F2中种皮为黑色的个体基因型有2种,其中纯合子在黑色个体中占$\frac{1}{3}$.要想通过实验证明F2中某一黑色个体是否为纯合子,请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①设计思路:让该个体进行自交,分析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
②结果和结论:如果自交后代全为黑色,说明是纯合子,如果自交后代既有黑色也有白色,说明是杂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生物科学发展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德国施莱登、施旺最初提出的细胞学说,认为所有细胞都是由老细胞分裂产生
B.桑格和尼克森首先观察到细胞膜为“亮-暗-亮”,认为“脂质-蛋白质-脂质”
C.恩格尔曼证明了光合作用中释放的O2的部位是类囊体薄膜
D.切赫和奥特曼证明基本单位为核糖核苷酸的物质也有催化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今有一化合物,其分子式C55H70O19N10,已知将它彻底水处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问:
(1)该多肽是十肽,其分子量比原氨基酸分子总量减少了162.
(2)该多肽进行水解后,需9个水分子,得到4个谷氨酸分子,3 个苯丙氨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医药方中称为“青蒿”)中提取抗疟药-青蒿素,并荣膺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早在东晋时期,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就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青蒿素有干扰疟原虫表膜-线粒体的功能,阻断宿主红细胞为疟原虫提供营养,导致其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到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疟原虫细胞与人体成熟红细胞具有的生物膜种类相同
B.疟原虫细胞内自噬泡与细胞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功能特点
C.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疟原虫细胞内能量的供应机制受到影响
D.在青蒿素的作用下,红细胞运输营养物质的速率明显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下图是雄果蝇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1)果蝇M眼睛的表现型是红眼细眼.
(2)果蝇M与基因型为XEXe的个体杂交,子代的雄果蝇既有红眼性状又有白眼性状.
(3)果蝇M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B(或b)和v(或V)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若果蝇M与黑身残翅个体测交,出现相同比例的灰身长翅和黑身残翅后代,则表明果蝇M在产生配子过程中V和v(或B和b)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发生交换,导致基因重组,产生新的性状组合.
(4)欲测定果蝇基因组的序列,需对其中的5条染色体进行DNA测序.
(5)在用基因型为BBvvRRXeY和bbVVrrXEXE的有眼亲本进行杂交获取果蝇M的同时,发现了一只无眼雌果蝇.以F1果蝇为材料,设计一步杂交实验判断无眼性状的显隐性.
杂交亲本:F1中的有眼雌雄果蝇.
实验分析: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无眼为隐性性状;若后代不出现形状分离,则无眼为显性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细胞周期和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生物的细胞大小和数目不同,但细胞周期长短相同
B.同一生物各种组织的细胞周期长短相同,但G1、S、G2和M期长短不同
C.若在G2期加入DNA合成抑制剂,则有丝分裂前期每个染色体仍含有2条染色单体,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母细胞的相同
D.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一条染色体分裂形成2条染色单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