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 |
B. | 绵羊数量达到$\frac{K}{2}$时,出生率最大 | |
C. | 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 | |
D. | 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
分析 据图分析,一个绵羊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生长曲线成S型,即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
解答 解:A、绵羊种群的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相对稳定,A错误;
B、绵羊数量达到$\frac{K}{2}$时,增长速率最快,即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出生率不是最大,B错误;
C、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这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通过负反馈调节实现,C正确;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种群数量变化及群数量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图形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 | |
B. | 受精卵以及胚胎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 | |
C. | 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有关 | |
D. |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生命活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转运RNA不同 | B. | 信使RNA不同 | C. | 基因不同 | D. | 核糖体不同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甲图D与B间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D与A之间才能直接进行物质交换 | |
B. |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 |
C. | 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和丙分别属于生命系统的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 |
D. | 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frac{2}{3}$,B体重增加30,至少需要A的量为55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时间/min | 5℃ | 10℃ | 20℃ | 35℃ | 55℃ |
1 | 0 | 0.2 | 0.4 | 0.7 | 0 |
2 | 0 | 1.0 | 1.3 | 1.6 | 0.1 |
3 | 0.1 | 1.8 | 2.2 | 2.8 | 0.2 |
4 | 0.2 | 3.1 | 3.3 | 4.4 | 0.3 |
5 | 0.3 | 4.0 | 4.4 | 4.4 | 0.4 |
A. | 实验装置中小液滴移动的方向是向右 | |
B. | 酵母菌中参与酒精发酵的酶的最适温度为20℃ | |
C. |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发酵作用增强 | |
D. | 广口瓶内的蔗糖完全被酵母菌利用至少需要4 min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图中A、B(B1、B2、B3)、C共同构成了生态系统 | |
B. | 碳元素可以通过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 | |
C. | ②为生物的呼吸作用,为防止雾霾天气,人们可以大量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改善化石燃料的品质 | |
D. | 图中捕食者能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捕猎,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可以是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