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细胞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是:经过间期染色体复制后,DNA加倍,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次级性母细胞DNA数目恢复体细胞水平,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形成的生殖细胞中DNA数目减半;
2、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精细胞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细胞的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恢复体细胞的水平,受精卵形成生物个体的过程进行的细胞分裂主要是有丝分裂;
3、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OB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B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E点表示受精作用,FL表示有丝分裂过程.
解答 解:(1)分析表格中的曲线可知,实线数目变化过程是2N→4N→2N→N→2N→4N→2N,因此实线表示DNA含量变化;虚线的数量变化是:2N→N→2N→N→2N→4N→2N,因此虚线是染色体含量变化曲线.
(2)OD段表示细胞减数分裂过程,FL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E点表示受精作用.
(3)图中DNA正在复制的阶段有OA和FG段,同源染色体彻底分离至2个子细胞发生的点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即B点.着丝点发生分裂的点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即C和I点.
(4)AB段细胞中含有染色单体,所以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2;CD和IK段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所以染色体与DNA之比为1:1.
故答案为:
(1)DNA 染色体
(2)FL OD E
(3)OA和FG B C和I
(4)1:2 1:1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变化,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图曲线获取信息的能力及进行图文转换的能力.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吉林省高三12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肥胖与遗传密切相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1)某肥胖基因发现于一突变系肥胖小鼠,人们对该基因进行了相关研究。
①为确定其遗传方式,进行了杂交实验,根据实验结果与结论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材料: 小鼠;杂交方法: 。
实验结果:子一代表现型均正常;结论: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②小鼠肥胖是由于正常基因的编码链(模板链的互补链)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个 C 被T 替换,突变为决定终止密码(UAA 或 UGA 或 UAG)的序列,导致某蛋白质类激素不能正常合成,突变后的序列是 ,这种突变 (1分)(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转录终止。
③在人类肥胖症研究中发现,许多人能正常分泌该类激素却仍患肥胖症,其原因是 。
(2)目前认为,人的体重主要受多基因遗传的控制。假如一对夫妇的基因型均为 AaBb(A、B 基因使体重增加的作用相同且具累加效应,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从遗传角度分析,其子女体重超过父母的概率是 ,体重低于父母的基因型为 。
(3)有学者认为,利于脂肪积累的基因由于适应早期人类食物缺乏而得以保留并遗传到现代, 表明 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在这些基因的频率未明显改变的情况下,随着营养条件改善,肥胖发生率明显增高,说明肥胖是 作用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①②③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杂合子成对遗传因子中,至少有一对是杂合状态 | |
B. | 隐性性状是指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C. | 表现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
D. | A和A,A和a,a和a都是等位基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 | B. | 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 | ||
C. |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 D. | 该细胞只进行光合作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着丝点分裂时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 |
B. | 后者在后期时细胞内存在大小形态相同的同源染色体 | |
C. | 中期时后者细胞内染色体组数是前者的两倍 | |
D. | 前期时前者细胞内性染色体的数量是后者的两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 | B. | ②③ | C. | ①③ | D. | 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