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鉴定待测样液中的葡萄糖时,先加NaOH溶液,振荡后再加CuS04溶液
B.用黑藻叶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叶绿体的存在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实验误差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使用过氧化氢酶不能得到预期实验结果
D
【解析】
试题分析:鉴定葡萄糖时,需将NaOH溶液与CuS04溶液等量均匀混合后再注入待测样液 ,A错。进行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时观察的是其中央液泡的大小,以及原生质层的位置叶绿体的存在不会干扰实验现象的观察,B错。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足够大的人群中调查,C正确。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溶菌酶、淋巴因子和抗体等,该病毒侵入人体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配合将其清除,并非仅依靠免疫活性物质,D错。
考点: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考点分析: 考点1:酶和ATP 考点2:伴性遗传 考点3: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 试题属性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甘肃省张掖市高三4月诊断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2分)蓖麻性别有两性株(植株开有雌花和雄花)和雌株(植株只开有雌花)。研究人员让纯合高秆柳叶雌株与纯合矮秆掌状叶两性株蓖麻杂交, F2的表现型及植株数量如下表。请回答:
F2表现型 | 高秆掌状叶两性株 | 矮秆掌状叶两性株 | 高秆柳叶 雌株 | 矮秆柳叶 雌株 | 总数 |
数量(株) | 1439 | 482 | 469 | 158 | 2548 |
(1)据实验结果推测,蓖麻三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有 (株高与叶形/株高与性别/叶形与性别)。
(2)F1表现型为 。若株高、叶形与性别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在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F2高秆掌状叶两性株的基因型有____种,F2矮秆掌状叶两性株中杂合子占
(3)为确定F2中某株高秆柳叶雌株蓖麻是否为纯合子,可选用F2中表现型为 的个体与其杂交,若后代性状表现为 ,则该株蓖麻为纯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西省南昌市十校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四)理综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研究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①标记噬菌体→②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③搅拌、离心→④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整的实验过程需要利用分别含有35S和32P及既不含35S也不含32P的细菌
B.②中少量噬菌体未侵入细菌会导致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都偏高
C.③的作用是加速细菌的解体,促进噬菌体从细菌体内释放出来
D.32P标记的噬菌体进行该实验,④的结果是只能在沉淀物中检测到放射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下第十二次大练习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分)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即叶片内含氰化物(有剧毒)和不含氰化物两个品种。已知白花三叶草叶片内氰化物是经过以下途径产生的(基因A、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1)产氰糖苷酶是在细胞中的 结构上合成的,从基因A到产氰糖苷酶的过程包括 两个阶段。
(2)基因B的基本组成单位有 种,并由一定数目的基本单位按照特定方式连接而成。基因B的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与RNA聚合酶结合的位点在 部分,而另一个部分是间隔的、不连续的,其中能够编码氰酸酶的序列叫做 。
(3)显性基因A、B分别控制两种酶的合成,它们的等位基因不能合成相应的酶。两株纯合的无毒三叶草杂交,得到的F1均有剧毒,推测两亲本的基因型为 。
(4)F1杂交得到F2,科研人员收集F2植株上的叶片,收集的植株数目满足统计要求。在加入含氰糖苷或氰酸酶前后,对每株叶片提取物中氰化物的含量测定,得到的结果分为下面4组:
只有叶片提取物 | 叶片提取物+含氰糖苷 | 叶片提取物+氰酸酶 | |
1组 | + | + | + |
2组 | 0 | 0 | + |
3组 | 0 | + | 0 |
4组 | 0 | 0 | 0 |
(+表示有剧毒,0表示无毒)
请分析回答:
统计F2代1~4组实验结果的植株比例约为 ;基因型有 种。如果根据叶片提取物中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如果根据提取物中加入含氰糖苷或提取物中加入氰酸酶后有无氰化物来对F2植株的表现型分类,比例约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重庆市高三下模拟测试(一)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8分)在转B基因(B基因控制合成毒素蛋白B)抗虫棉商品化的同时,棉虫对毒素蛋白B产生抗性的研究也正成为热点。请分析回答:
(1)棉虫对毒素蛋白B的抗性增强,是在转B基因抗虫棉的选择作用下,棉虫种群中抗B基因 的结果。为减缓棉虫种群对毒素蛋白B抗性增强的速度,可以在抗虫棉田区间隔种植 。
(2)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由D基因控制合成)可抑制昆虫肠道内蛋白酶活性,使害虫减少进食而死亡。研究者将同时含B基因和D基因的_________________导入棉花细胞中,获得转基因棉。与只转入B基因的转基因棉相比,棉虫种群对此转基因棉抗性增强的速度减缓,其原因是 。
(3)从防止抗虫基因污染,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角度分析,理论上可将抗虫基因转入棉花细胞的 (选填选项前的符号)。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4)棉花短纤维由基因A控制,研究者获得了多个基因型为AaBD的短纤维抗虫棉植株。其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①植株I相关基因位置如图1,该植株自交,F1中长纤维不抗虫植株的基因型为 ,能够稳定遗传的长纤维抗虫植株的比例是 。
②植株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长纤维不抗虫3:l,则植株II中B基因和D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填图2中编号)。
③植株III自交,F1性状分离比是短纤维抗虫:短纤维不抗虫:长纤维抗虫=2:1:1,则植株III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下第二次强化训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5分)鹦鹉的性别决定为ZW型(ZZ为雄性,ZW为雌性),其毛色由两对等位基因决定,其中一对位于性染色体上,决定机制如下图。某培育中心一只绿色雌性鹦鹉(甲)先后与乙、丙杂交,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决定鹦鹉毛色的两对等位基因遵循______ 定律,相关基因通过___ __ 控制毛色。
(2)鹦鹉甲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种。
(3)鹦鹉乙基因型为______ ,鹦鹉丙毛色为_______ 。
(4)实验组一子代中的绿色雄性鹦鹉和实验组二子代中的绿色雌性鹦鹉杂交,后代中出现绿色鹦鹉的概率为_______。
(5)实验室欲通过两纯合的鹦鹉杂交得到雄性全为绿色,雌性全为黄色的子代,则亲代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组合的基因型____________ 。
(6)在自然环境中,雌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大于雄性白毛鹦鹉的比例,其原因是____ _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推荐】2014-2015学年四川省邛崃市高三下第二次强化训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会影响植物体乙烯的生成和成熟叶片的脱落,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脱落率随生长素和乙烯浓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
B.生产上喷施高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可提高脱落率
C.生长素和乙烯对叶片脱落的作用是相互对抗的
D.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黑龙江省大庆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右图表示生活在一自然区域内的部分生物,下列有关叙述合理的是
A.图中生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B.虫获得的能量约占草能量的1020%
C.鹰获取能量较多的食物链是草→虫→蛙→蛇→鹰
D.若增大蛇的种群数量,短期内,鹰和虫的种群数量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省枣庄市高三4月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1表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生物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的四种生物;图2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
(1)写出图1中存在的食物网: 。
(2)若图1所示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放牧和割草不仅影响地上植物的生长情况,也会影响土壤小动物和微生物的数量及分布,从而改变草原群落的 结构。
(3)图1中B与D之间的信息传递种类可能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 。
(4)已知在某一阶段由于某种原因造成了图1中生物C的灭绝,其他生物数量发生较大波动后才逐渐趋于稳定,原因是该生态系统的这段时间内发生 演替。
(5)若该生态系统用a表示,由图2可知,对生态系统a和另一个生态系统b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大小关系为a b。
(6)目前,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刻不容缓, 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而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会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这属于 保护。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