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的细节:
(1)二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
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
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解答 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制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
(2)图中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促融剂一般是PEG(或聚乙二醇).
(3)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抗体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由细胞膜的外排作用分泌出去.因此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抗原 体液
(2)PEG(或聚乙二醇)
(3)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 |
B. | 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 | |
C. | 蛋白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 |
D. | 蛋白质经过高温处理后,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 |
B. | 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 |
C. | 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 |
D. | 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