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如图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制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
(2)图中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促融剂一般是PEG(或聚乙二醇).
(3)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分析 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的细节:
(1)二次筛选:①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
             ②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2)细胞来源:B淋巴细胞: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在体外不能无限繁殖;
             骨髓瘤细胞:不产生专一性抗体,体外能无限繁殖.
(3)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既能大量增殖,又能产生特异性抗体.
(4)提取单克隆抗体: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提取.
2、单克隆抗体的作用:①作为诊断试剂:(最广泛的用途)具有准确、高效、简易、快速的优点.②用于治疗疾病和运载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癌症,可制成“生物导弹”.

解答 解:(1)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基础是动物细胞培养.制各单克隆抗体过程中,给小鼠注射的HCG相当于抗原,使小鼠产生分泌相应抗体的B淋巴细胞,此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体液免疫.
(2)图中诱导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的促融剂一般是PEG(或聚乙二醇).
(3)最终筛选获得的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抗体在核糖体中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最后由细胞膜的外排作用分泌出去.因此若用15N标记的氨基酸培养能产生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放射性物质在细胞结构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单克隆抗体在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其特点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故答案为:
(1)动物细胞培养   抗原      体液
(2)PEG(或聚乙二醇)
(3)既能无限增殖又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4)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可大量制备

点评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为真核细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在括号内填序号,在横线上写名称)
(1)生物膜均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支架,图中能构成生物膜系统的结构是②③④⑦⑨11 (填序号).
(2)将A细胞浸泡在质量浓度为0.5mol/L的尿素溶液中,一段时间内,将会出现细胞壁与②、10、11 (填序号)构成的原生质层发生质壁分离的现象.该过程中,当细胞和外界溶液水分进出达到平衡时,细胞内尿素浓度等于 (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细胞外尿素浓度.
(3)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其具有高效性的原因是酶能显著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若B细胞是唾液腺细胞,用含有35S标记氨基酸的培养基培养该细胞以研究各细胞器之间的关系,此方法叫同位素标记法.唾液淀粉酶分泌出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所需能量由③ (填序号)提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蛋白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肽链盘曲折叠方式等有关
B.四个氨基酸脱水缩合产生三个肽键,形成三肽
C.蛋白质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蛋白质经过高温处理后,空间结构不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为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时间(单位:h)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BC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C.CD阶段完成与DNA复制有关的蛋白质的合成
D.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等于17.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请回答问题:
(1)甲图中的①(填写序号)表示感受器.
(2)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a、b、c中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是b(填写字母).
(3)甲图②中连接两个神经元的结构称为突触,两个神经元间传递信息的物质是神经递质,该物质可以使后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d是效应T细胞,B是抗体物质.
(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bcdeg(填字母).
(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的免疫方式是图中的④(填编号).
(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b(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免疫缺陷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所示为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1)若B图表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需去掉的结构为①③ (填序号).如果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图A中的②,需使用健那绿染液染色观察.图A 中⑤的功能与细胞分裂有关.
(2)说出在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不宜选用A细胞的理由含有多种具膜细胞器和核膜,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保证成熟的植物细胞不会涨破的细胞结构是图B中的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对细胞膜结构和组成的研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早在19世纪末期,研究人员就曾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细胞的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发现:凡是溶于脂质的物质,很容易穿过膜;这表明:细胞膜是由脂质构成的.
(2)将红细胞加入蒸馏水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在该液体的上(上、中、下)层能得到破碎的磷脂双分子层.1925年,有人用丙酮从红细胞膜中提取到磷脂,并将其铺在水面上形成磷脂单分子层.测量铺展面积,约为红细胞总表面积的两倍,说明细胞膜由2层磷脂分子构成.
(3)1933年发现:蛋白酶能够使细胞膜分解,这表明细胞膜上有蛋白质.用红绿两种荧光蛋白分别标记人的细胞和小鼠的细胞,两种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后,于37℃中40分钟后两种颜色荧光蛋白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具有的结构特性:流动性.
(4)与植物细胞比较,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结构成分是胆固醇,在细胞中合成的场所是内质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的是(  )
A.乙肝病毒B.酵母菌C.疟原虫D.放线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