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9.下列与生物技术实践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被CX和C1水解成葡萄糖
B.泡菜的制作中清水与盐的比例与玫瑰精油的提取中清水与玫瑰花瓣比例都为4:1
C.MS培养基都需要添加植物激素
D.DNA的粗提取实验中需使用NaCl溶液,DNA的鉴定实验中不需使用NaCl溶液

分析 1、Cx酶是作用于经C1酶活化的纤维素、分解β-1,4-糖苷键的纤维素酶,Cx酶不能水解天然纤维素.
2、MS培养基含大量元素、微量元素、有机物,有机物包括甘氨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肌醇、蔗糖、琼脂等,特别包括植物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3、DNA的粗提取:DNA的溶解性,DNA和蛋白质等其他成分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利用这一特点可以选择适当浓度的盐溶液可以将DNA溶解或析出,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解答 解:A、纤维素被CX酶和C1酶水解成葡萄糖,A错误;
B、制作泡菜时,泡菜盐水的浓度是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在开花的盛期(时期)采收玫瑰花瓣,与清水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混合,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MS培养基一般含植物激素,而植物细胞培养的过程中一般不含植物激素,C错误;
D、溶有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后,水浴加热呈蓝色,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植物组织培养、DNA的粗提取和鉴定,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延边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一亩水稻的年产量

B.一池塘中单位体积内鲢鱼的数量

C.一片森林中单位面积内乔木的数量

D.每平方米草地中杂草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宜昌级示范高中教学协作高二上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人类的全部遗传信息

②同种生物个体间的DNA分子完全相同

③基因一般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可含有成百上千个基因

④一个DNA分子可以体现所有性状

⑤一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 D.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现代人吃什么都讲究天然,所以目前市场上果汁饮料、果酒、果醋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请回答:
(1)在果汁加工过程中可添加果胶酶来提高果汁的澄清度和出汁率,果胶酶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包括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果胶分解酶和果胶酯酶等.
(2)苹果醋是最受欢迎的饮料之一,其生产过程中所利用的微生物有一种细胞器.果醋的制作是否成功可以通过观察菌膜的形成、嗅味和品尝初步鉴定,再通过检测和比较醋酸发酵液前后的pH值进一步鉴定.
(3)理想的酒精发酵菌种是具有耐高糖和耐酸特性的酵母菌,可对野生酵母菌进行诱变处理,再通过筛选可以得到所需突变菌,诱变及筛选过程如下:
步骤1:野生型培养一段时间后,接受紫外线照射进行诱变处理.
步骤2:制备选择培养基:在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注意添加高浓度蔗糖和调低PH,加琼脂后灭菌,制成固体平板.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时,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步骤3:接种:将诱变处理后的菌液进行纯化微生物培养,如图甲、乙是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后培养的效果图,请分析接种的具体方法.
获得图乙效果的接种方法是平板划线法,该操作方法目的是获得单菌落.若用图甲接种方法统计活菌的个数,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技术.
步骤4:筛选突变菌(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在淀粉溶液中加人淀粉酶,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蛋白酶并继续保温,酶解产物包括(  )
A.多肽、葡萄糖B.蔗糖C.麦芽糖D.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解基因结构,通常选取一特定长度的线性DNA分子,先用一种限制酶切割,通过电泳技术将单酶水解片段分离,计算相对大小;然后再用另一种酶对单酶水解片段进行降解,分析片断大小.下表是某小组进行的相关实验.
已知一线性DNA序列共有5000bp(bp为碱基对)第一步水解产物(单位bp)第二步水解产物(单位bp)
A酶切割2100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B酶切割1900   200
1400800    600
10001000
500500
B酶切割2500将第一步水解产物分离后,分别用A酶切割1900   600
1300800    500
12001000   200
经A酶和B酶同时切割1900    1000    800    600    500    200
(1)该实验中体现出限制酶的作用特点是能够特异性识别DNA分子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在特定部位切割.
(2)由实验可知,在这段已知序列上,A酶与B酶的识别序列分别为3个和2个.
(3)根据表中数据,请在图中标出相应限制性酶的酶切位点并注明相关片断的大小.

(4)已知BamHⅠ与BglⅡ的识别序列及切割位点如右图所示,用这两种酶和DNA连接酶对一段含有数个BamHⅠ和BglⅡ识别序列的DNA分子进行反复的切割、连接操作,若干循环后  和序列明显增多.该过程中DNA连接酶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5)一个基因表达载体的组成除了目的基因外,还必须有启动子、终止子以及标记基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DNA粗提取实验中,向溶解DNA的NaCl溶液中,不断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
A.有利于溶解DNAB.有利于溶解杂质
C.降低DNA的溶解度D.'降低杂质的溶解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湖北宜昌级示范高中教学协作高二上期末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能将小鼠致死的是( )

①R型活细菌

②S型活细菌

③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

④R型活细菌+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1903年美国遗传学家萨顿研究蝗虫的减数分裂,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这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是(  )
A.类比推理B.假说-演绎法C.实验法D.模型构建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