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请分析回答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进化和细胞增殖问题:
(1)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显性基因控制图示相应的生化途径,若为隐性基因,相应的生化途径不能进行,且C基因与D基因间的相互影响不考虑.(注: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

①野茉莉花共有243种基因型.
②若要验证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能否利用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来验证,为什么?不能,因为D和d这对等位基因对性状分离无影响
③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绿色:蓝色=1:1:2.
(2)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有红花和白花两种,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和b控制.已知白花植株不育.现利用红花植株进行系列实验,结果如表.请回答:
实验1:红花植株自交    结果:F1红花:白花=1:1
实验2:F1红花植株的花粉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所获得的幼苗    结果:全为白花
①让红花植株自交,子一代中基因B的频率为25%.
②科研人员发现实验2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中,存在“嵌合体”的问题,即植株中有的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有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造成此问题的原因最可能是细胞分裂不同步.
(3)动物体细胞中某对同源染色体多出 1条的个体称为“三体”.研究发现,该种动物产生的多1条染色体的雌配子可育,而多1条染色体的雄配子不可育.该种动物的尾形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R、r 控制,正常尾对卷曲尾为显性.有人在一个种群中偶然发现了一只卷曲尾的雌性个体,其10号常染色体多出 1 条,其余染色体均正常.(注:“三体”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①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雌配子异常所致,这种变异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欲判断基因 R、r 是否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可让这只卷曲尾的雌性“三体”与纯合的正常尾雄性个体杂交得F1,再让F1雌雄个体自由交配得F2. 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13:5,则基因 R、r 位于 10 号常染色体上;若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3:1,则基因 R、r 位于其他常染色体上.
(4)用显微镜观察二倍体动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若从细胞一极观察,则可见染色体的排列情况是下面图中的D(从A-D中选择填写)

分析 分析图形:具有E基因为蓝色;具有A基因或C基因为黄色;同时具有A和B基因或C和B基因时为红色;红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紫色;黄色和蓝色色素均存在时表现为绿色;三种色素均不存在时表现为白色、只有D基因时也为白色.
分析实验: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同时出现红花和白花,说明红花对白花是显性性状,且红花植株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红花植株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1,不是3:1,相当于测交实验,即可能是红花植株产生的含有B基因的花粉或卵细胞不活;分析是实验2:F1红花植株(Bb)的花粉离体培养→秋水仙素处理所获得的幼苗,全是白花植株(bb),说明含有B的花粉致死.

解答 解:(1)①已知野茉莉是一种雌雄同花的植物,其花色形成的生化途径如下图所示,5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每对基因有3种基因型,所以花色的基因型一共有3×3×3×3×3=243种.
②根据图象分析可知因为D和d这对等位基因对性状分离无影响,所以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个体自交只能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不能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将基因型为AaBbccDDEE的植株与隐性纯合体测交,后代基因型为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aabbccDdEe,表现型分别为紫色、绿色、蓝色、蓝色,所以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紫色:绿色:蓝色=1:1:2.
(2)①实验1红花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花,说明红花是显性性状,白花是隐性性状,亲本为Bb,后代性状分离比是1:1,不是3:1,相对于测交实验,说明亲本含有B的雌配子或者雄配子不能成活.所以后代基因型为Bb、bb,则B的基因频率为25%.
②科研人员发现实验2中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获得的二倍体植株中,存在“嵌合体”的问题,即植株中有的细胞中有1个染色体组,有的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是因为细胞分裂不同步.
(3)①据题意可知:该雌性“三体”形成的原因是参与受精作用过程的雌配子异常所致,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亲本应是rrr和RR,子一代中雌雄各有$\frac{1}{2}$Rr和$\frac{1}{2}$ Rrr,对于雌性个体都是可育的,所产生的配子有$\frac{4}{12}$ R、$\frac{2}{12}$Rr、$\frac{5}{12}$r、$\frac{1}{12}$rr,而在雄性个体中2/12Rr和1/12rr是不可育的,因此雄性个体产生的配子是$\frac{4}{9}$R和$\frac{5}{9}$r,自由交配后卷尾是:$\frac{5}{12}$×$\frac{5}{9}$+$\frac{1}{12}$×$\frac{5}{9}$=$\frac{5}{18}$,因此正常尾:卷尾=13:5,说明是在10号染色体上.如果不是位于10号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应是雌性000rr,雄性是00RR,子一代中有雌雄各有$\frac{1}{200}$Rr和$\frac{1}{2000}$Rr,雌性产生的配子有$\frac{3}{8}$OR,$\frac{3}{8}$Or,$\frac{1}{8}$OOR,和$\frac{1}{8}$OOr,在雄性个体中不正常的配子不可育,因此就剩余$\frac{1}{2}$OR和$\frac{1}{2}$Or,$\frac{3}{8}$自由交配后卷尾是$\frac{3}{8}×\frac{1}{2}+\frac{1}{8}×\frac{1}{2}=\frac{1}{4}$,则F2正常尾个体与卷曲尾个体的比例为3:1.
(4)二倍体动物初级精母细胞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对称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即每侧含有一半染色体,没有同源染色体,且散乱的分布,如图D所示.
故答案为:
(1)①243       ②不能  因为D和d这对等位基因对性状分离无影响     ③紫色:绿色:蓝色=1:1:2
(2)①25%    ②细胞分裂不同步
(3)①雌    染色体(数目)变异      ②13:5    3:1
(4)D

点评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生物的变异的相关知识,此题有一定的难度,重点理解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和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而出现的不同结果,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四川雅安市高一5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的是( )

A.合子 B.根尖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次级精母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南阳市五校年高一下学期联考二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F1产生4个配子,比例为1:1:1:1

B.F1产生基因型YR的卵和基因型YR的精子数量之比为1:1

C.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是指F1产生的4种类型的精子和卵可以自由组合

D.F1产生的精子中,基因型为YR和基因型为yr的比例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有关遗传病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遗传病都是先天性疾病
B.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较高
C.非近亲婚配可杜绝遗传病的发生
D.染色体异常遗传病患者无生育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梨的果皮锈色遗传由两对基因控制,梨果皮的基色呈绿色,由隐性基因r控制,有些品种因为形成木栓层而呈褐色.木栓层的形成受显性基因H控制,而H基因则能一定程度上抑制木栓层的形成,且对基因型RR个体没有抑制作用、对基因型Rr个体能部分抑制而呈红褐色(中间色).除受上述基因控制外,果皮表现型同时还受环境的影响.现进行杂交实验如图所示:

(1)在干燥环境和湿润环境下,某一种基因型对应的梨果皮表现型具有差异,该基因型是HhRr.
(2)让干燥环境中培养的F2代个体自交,后代如果继续在干燥环境中培养,部分个体无论自交多少代,都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这样的个体在F2中所占的比例为$\frac{1}{2}$.
(3)干燥环境中培养的F2红褐色个体基因型可能是HHRr或HhRr.在不使用其他个体的情况下,根据以上遗传规律,请设计实验方案确定红褐色个体的基因型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人脑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感觉和记忆是人脑的髙级功能之一
B.大脑皮层具有直接控制四肢反射活动的能力
C.大脑皮层S区发生障碍的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D.大脑皮层具有感知外部世界,形成感觉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固定化细胞技术常用包埋法
B.固定化酶更适合采用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
C.由于细胞个大,而酶分子很小,因此细胞多采用物理吸附法固定
D.反应物是大分子物质应采用固定化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是人体某组织结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的稳态就是指①②③中温度、渗透压及pH的相对稳定
B.③中的水都来自②
C.④中的呼吸作用最终产物既可能影响内环境稳态,又可能参与体液调节
D.②中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中蛋白质起主导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乙液
B.用于鉴定蛋白质的双缩脲试剂要先将A液B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样品试管中
C.用花生子叶作为实验材料进行脂肪的鉴定时,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
D.斐林试剂与蔗糖溶液水浴煮沸5分钟将出现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