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E→D→A | |
B. | 实验E步骤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溶液中有丝状物析出为止 | |
C. | 若改用植物材料需先用洗涤剂破坏细胞壁再吸水胀破 | |
D. | 将粗提取的DNA溶解在蒸馏水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鉴定 |
分析 分析题图:A表示用95%的酒精对DNA进行进一步纯化;CB表示破碎细胞,获取含DNA的滤液;DE表示去除滤液中的杂质.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实验过程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B→E→D→A,A正确;
B、实验E步骤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析出的丝状物不再增加为止,B错误;
C、若改用植物材料需研磨破坏细胞壁,同时加入洗涤剂瓦解细胞膜,C错误;
D、将粗提取的DNA溶解在2mol/L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加热鉴定,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DNA的粗提取和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操作步骤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8000 | B. | 3200 | C. | 800 | D. | 7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在低倍镜下看清楚,再转至高倍镜 | |
B. | 先用粗准焦螺旋调节,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 | |
C. | 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调亮 | |
D. | 高倍镜缩小了观察的视野,放大了倍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推理”过程的是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生物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 |
B. | 由F2出现了 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 |
C.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 |
D. |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適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例接近1:2: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上皮细胞比浆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 |
B. | 吞噬细胞比神经细胞具有更多的溶酶体 | |
C. | 唾液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 |
D. | 骨骼肌细胞比胰腺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山东省高三上第三次模拟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遗传物质的载体,能被碱性染料染色
B.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一般而言,衰老的细胞中结构③的数目较多
D.DNA和RNA从细胞核进入细胞质消耗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