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用一般光学显微镜观察生物的细胞与组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并增加进光量,调节细准焦螺旋观察
B、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C、低倍镜对焦,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转用高倍镜调焦观察,此时看到的细胞数目更多
D、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
考点:细胞观察实验
专题:
分析:1、光学显微镜主要由物镜、镜筒和目镜组成.标本经物镜和筒镜放大后,形成放大倒立的实象;实象经目镜再次放大后,形成放大的虚象.因此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下呈现p字母.
2、与低倍镜相比,高倍镜的视野暗,观察到的细胞体积大,细胞数量少;显微镜放大倍数指放大物体的长度或宽度;显微镜成像的特定是倒像.
3、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据此答题.
解答: 解:A、高倍显微镜的操作流程:在低倍镜下观察清楚,找到物像→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镜观察→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变亮,同时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可见,A正确;
B、在显微镜的视野里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上下颠倒、左右相反,d字母在视野下呈现p字母,B正确;
C、换用高倍镜后,此时视野变小,看到的细胞数目减少,C错误;
D、由于显微镜呈现的是倒立的虚像,视野下观察到眼虫游向右上方,则应将玻片向右上方移动以便追踪,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明确换上高倍镜后,物镜和载玻片的距离变小;识记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方向是相反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是某高等植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正确的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该期特点
 

(3)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图
 
(用字母表示)所对应的时期不同.
(4)A图中姐妹染色单体的数目为
 
条,C图中染色体的数目为
 
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ATP的结构简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腺嘌呤
B、图中“P”表示磷酸
C、在ATP水解产生ADP时,断裂的化学键是①
D、ATP虽然在人体细胞中普遍存在,但含量不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以下关于生物科学史及科学技术的叙述中,描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B、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可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
C、科学家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成单分子层
D、罗伯特森提出了所有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工业生产果汁时,常常利用果胶酶破除果肉细胞壁以提高出汁率.为研究外界因素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
①将果胶酶与一定量的苹果泥分别分装于不同试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
②将步骤①处理后的果胶酶和苹果泥混合,再次在10℃水浴中恒温处理10min.
③将步骤②处理后的混合物过滤,收集滤液,测果汁量.
④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重复以上实验步骤,并记录果汁量如下:
温度(℃)1020304050607080
果汁量(mL)813152515121110
实验二:
在不同pH条件下,分别进行了两组实验,甲组实验果胶酶用量为m,乙组实验果胶酶用量为2m.在相同时间内,分别测得两次实验中果胶含量变化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请回答:
(1)实验一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步骤①处理的目的是
 

(2)实验一结果显示,当温度为
 
时,果胶酶的活性最高.但该温度不一定是果胶酶的最适温度,欲进一步测定果胶酶的最适温度,应怎样进行实验?
 

(3)实验二中甲组实验对应的曲线是
 
,甲组实验中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曲线Ⅰ和Ⅱ中,果胶含量的最低点位于横坐标同一位置的原因是
 

(4)若要检测果胶分解是否产生还原性糖,则在实验中可以用
 
试剂处理产物,看是否产生
 
颜色反应来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SARS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们都是非细胞形态结构的生物
B、它们都必须寄生在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C、它们都能侵入细胞,但侵入的细胞不同
D、它们都是最简单的生命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已知玉米的高秆、易倒伏(D)对矮秆、抗倒伏(d)为显性,抗锈病(R)对易染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矮秆抗锈病玉米植株,研究人员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请分析回答问题:

(1)若过程①中的F1连续自交3代,则产生的F4中纯合抗锈病植株占
 
,若从F2开始逐代筛选出矮秆抗锈病植株,让其自交,淘汰掉易染病锈病植株,那么在得到的F4抗锈病植株中纯合子占
 

(2)过程②中,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
 
种.
(3)过程③中为了确定抗锈病转基因玉米是否培育成功,既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
 
作为探针进行分子杂交检测,又要用
 
的方法从个体水平上去鉴定玉米植株的抗病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  )
A、突触小体B、突触前膜
C、突触后膜D、突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线粒体中的蛋白质大部分是核基因编码的,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输入到线粒体中.定位于线粒体基质中的蛋白质,其前体蛋白的氨基末端含有专一性的基质巡靶序列,而线粒体外膜上有此序列的输入受体,一旦巡靶序列与此输入受体结合,输入受体即将前体蛋白转移到外膜输入通道中,之后,前体蛋白经外膜通道、内膜通道进入线粒体基质,并在蛋白酶作用下切除巡靶序列,再折叠形成特定的空间结构.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
A、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只要分子直径小于通道直径,即可进入线粒体中
B、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基质后,转化成有活性的蛋白,只是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
C、肝细胞中线粒体基质蛋白基因的表达可能比口腔上皮细胞更旺盛
D、线粒体基质蛋白很可能参与有氧呼吸中氧气的还原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