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4.下列关于细胞分裂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2P标记细胞所占比例可能是100%、75%、50%
B.若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Y,则无法判断父本还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很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一定是次级精母细胞

分析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DNA双链都被32P标记的含1对同源染色体细胞,在31P的培养液中经两次有丝分裂后,根据DNA半包括复制特点,第一次分裂形成的两个子细胞中所有DNA都有一条链含有31P,第二次分裂间期又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复制后的两个DNA分子随机移向两极,因此所形成的细胞中,含32P标记细胞所占比例可能是100%、75%、50%,A正确;
B、若后代染色体组成为XXY,可能是含有X的卵细胞和含有XY的精子受精以后发育而来的,也可能是含有XX的卵细胞和含有Y的精子受精以后发育而来的,因此无法判断父本还是母本形成配子过程中出现异常,B正确;
C、二倍体动物在细胞分裂后期含有10条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C正确;
D、某二倍体动物正常分裂中的细胞若含有两条Y染色体,则该细胞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有一定难度.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大部分生物材料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A.是无色透明的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C.是单个或单层细胞D.是活的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细胞中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的水有结合水和自由水两种存在形式,其中自由水的含量高于结合水
B.结合水的功能是组成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
C.种子在晒干的过程中失去了大部分的结合水
D.自由水的功能之一是为多细胞生物体内的绝大多数细胞提供液体环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所示为部分人体细胞的生命历程.图中Ⅰ至Ⅳ过程代表细胞的生命现象,细胞1具有水分减少,代谢减慢的特征,细胞2可以无限增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1,所有酶活性都降低,细胞2和细胞1的遗传物质相同
B.成体干细胞能够分化成浆细胞、肝细胞等,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C.细胞2与正常肝细胞相比,代谢旺盛,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活性更高
D.效应T细胞作用于细胞1和细胞2使其死亡,此过程不属于细胞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研究利用了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结合的有(  )
①分离得到核糖体,用蛋白酶降解后提rRNA;
②囊泡与靶膜的结合以实现细胞内物质的精确运输;
③通过分子杂交手段,用荧光物质标记的目的基因进行染色体定位;
④用无水乙醇处理菠菜叶片,提取叶绿体基粒膜上的光合色素.
A.①②③B.①②④C.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小麦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1表示在一定CO2浓度、环境温度为25℃、不同光照强度条件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以CO2吸收量表示).图2表示小麦在温度B时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气体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曲线中,当光照强度为X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将温度调节到30℃,图1曲线中a点将向下移动,b点将向右移动;当温度突升时,叶绿体中最先升高的化合物是ATP和{H].
(3)图1中C点以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继续上升的环境因素是CO2浓度.依此原理,在农业生产中可采用施有机肥、合理密植(具体措施)提高小麦产量.
(4)图2中若小麦在此温度下长时间光照强度为b时,是否能正常生长否(是或否).已经测得小麦在温度B、光照强度为d时的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为8个单位/小时.为获取上述实验数据,至少需要设计两组实验:一组将小麦置于温度为B、黑暗条件,测得呼吸作用速率,可在装置中放置NaOH溶液,导致装置压强变化的原因是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另一组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d,温度为B的密闭环境中,可在装置中放置NaHCO3或缓冲溶液,所得数值为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与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生物体细胞组成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的生物体内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大致相同
B.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是碳
C.青蛙和玉米细胞内的化学元素在含量上基本相同
D.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能找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牙签消毒、实验前漱口都是为了保证该实验的准确性
B.制作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0.9% NaCl溶液,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C.高倍镜下观察可以看到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
D.需要用盐酸处理细胞后,才能用健那绿染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
A.蛋白质B.细胞C.组织D.系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