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其主要功能有:感受兴奋、传导兴奋、作为血糖、体温、水盐平衡的中枢及内分泌功能.图A中,腺体A是甲状腺.据此识图判断作答.
解答 解:(1)据图A分析可知,下丘脑在体温调节过程中分泌的物质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故选:C.
(2)炎热环境中体温调节的反射弧为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和汗腺.其相应的靶细胞作出的效应是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发散热量增加.
(3)图B中,不能重吸收的水被分泌进入肾小管的部位是3;不能重吸收的毒物被分泌进入肾小管的部位分别是4.故选:C.
(4)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A、分析题干可知,I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A正确;
B、I型糖尿病存在自身的抗体攻击自身的组织细胞,是一种自身免疫病,B正确;
C、I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含有抗胰岛B细胞的抗体和效应T细胞导致胰岛B细胞受损而胰岛素分泌不足,C正确;
D、I型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不存在胰岛素抵抗,D错误.
故选:D.
(5)分析实验I和实验II,在血压调节过程中起作用的是迷走神经中的副交感神经.
A、在血压调节中肾上腺素不能起供能作用,乙酰胆碱作为神经递质起传递信息的作用,A错误;
B、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是心脏,乙酰胆碱属于神经递质,都需要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B正确;
C、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共同点主要有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后都立刻被灭活或运走,所以实验后一段时间血压恢复,C正确;
D、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作用于靶细胞心脏细胞,促进心跳,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二者相互拮抗但互相协调,D正确;
E、实验兔体内肾上腺素的分泌受神经调节,E错误;
F、实验II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F错误.
故选:BCD.
(1)C
(2)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皮肤血管和汗腺 皮肤血管舒张,增加皮肤血流量;汗液分泌增加,汗液蒸发散热量增加
(3)C
(4)神经体液调节 D
(5)副交感 BCD
点评 本题以血压的调节为背景主要考查神经-体液调节和激素与神经递质的作用特点,意在强化学生对神经-体液调节的相关知识和激素与神经递质作用的异同点的识记、理解与运用.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试管编号 实验步骤 | 1 | 2 | 3 | 4 |
1%NaCl溶液(mL) | 1 | |||
1% CuSO4溶液(mL) | 1 | |||
1% Na2SO4溶液(mL) | 1 | |||
蒸馏水(mL) | 1 | |||
pH6.8缓冲液(mL) | 1 | 1 | 1 | 1 |
1%淀粉溶液(mL) | 1 | 1 | 1 | 1 |
唾液淀粉酶溶液(mL) | 1 | 1 | 1 | 1 |
各试管放入37℃恒温水浴保温适宜时间 | ||||
取出试管,加入1%碘溶液0.1mL | ||||
观察结果 | 无色 | 深蓝色 | 浅蓝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福建省高三上学期练习(八)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环境温度下降,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B.接受抗原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C.血液中钙盐不足,引起肌肉抽搐
D.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③ | B. | ②④ | C. | ②③ | D. | ①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Pst I+Sma I | Sma I+EcoR I | Pst I+EcoR I | |
含抗原基因 的DNA | 1.2kb 0.9kb 0.1kb | 1.3kb 0.6kb 0.3kb | 1.2kb 0.6kb 0.4kb |
质粒 | 2.9kb 0.8kb | 3.0kb 0.7kb | 2.2kb 1.5k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此过程是在有氧条件下进行的 | |
B. | ②过程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比①过程多 | |
C. | 在②过程中既有水参与反应,又有水的生成 | |
D. | ①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不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 |
B. | 池塘中所有的鱼虾和水草构成了池塘群落 | |
C. | 病毒在活细胞中能够生存,属于个体层次 | |
D. | 有的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