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它包括间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其中,后期的主要特点是: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在纺锤体的牵引下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下列各图中,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是(  )
A.B.C.D.

分析 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解答 解:A、图中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表示有丝分裂前期,A错误;
B、图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表示有丝分裂后期,B正确;
C、图中有染色质、核膜和核仁,表示有丝分裂间期,C错误.
D.图中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表示有丝分裂的中期,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准确判断图中各细胞所处的时期,再根据题干要求作出准确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1960年1月,科学家首次乘坐的“里亚斯特”号深海潜水器成功下潜至马里亚纳海沟进行科考,在近万米的海底,科学家们惊奇地看到比目鱼和小红虾在游动.
(1)马里亚纳海沟中所有的比目鱼组成了一个种群.
(2)几百万年的前海沟下与海沟上的比目鱼还是属于同一物种,但由于马里亚纳海沟中的比目鱼群体长期与较浅域的比目鱼缺乏基因交流,最终会产生生殖隔离.
(3)从变异的来源看,比目鱼的种类具有多样性的根本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
(4)如图表示某群岛物种演化的模型,A、B、C、D为四个物种及其演化过程.A物种演变为B、C两个物种的过程包括突变、自然选择、(生殖)隔离 三个环节.如果乙岛上C物种个体数量不断增加,引起D物种个体数的锐减,这种现象称为种间斗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及其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tRNA分子中含有一定数量的氢键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两个高能磷酸键
C.ATP分子中的高能磷酸键断裂的难易程度相同
D.DNA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烟草的抗花叶病有基因A和基因B共同决定,将其抗花叶病基因A和基因B导入大豆(2n=40),筛选出两个基因成功整合到染色体上的抗花叶病植株H,植株H自交,子代中抗花叶病植株所占比例为$\frac{15}{16}$.取植株H上的某部位一个细胞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连续正常分裂两次,产生4个子细胞,用荧光分子检测基因A和基因B(基因A和基因B均能被荧光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获得植株H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可以决定大豆的进化方向
B.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一个荧光点,则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40
C.若每个子细胞都含有两个荧光点,则细胞分裂过程发生了交叉互换
D.若子细胞中有的不含荧光点,则是因为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孟德尔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成功地揭示了遗传的两个基本规律,为遗传学的研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检测假设阶段完成的实验是:让子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B.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假说”是: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解释性状分离现象的“演绎”过程是: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接近1:1
D.豌豆是自花受粉,实验过程免去了人工授粉的麻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牵牛花的颜色可随液泡中的酸碱度不同而发生变化,如液泡为碱性时显蓝色,中性时显紫色,酸性时显红色,生理机制如下,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相关物质中共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B.基因R的化学本质是牵牛花细胞中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图中b过程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物质是碱基A与U,C与G
D.蛋白R是一种载体蛋白,此图解说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  性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成熟机体中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被病毒感染细胞的清除都是通过细胞调亡实现的
B.细胞癌变是原癌基因突变导致的,直接参与癌细胞无限增殖的无膜细胞器是中心体和核糖体
C.衰老细胞水分减少,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酶活性降低
D.细胞增殖、分化、癌变过程中都有RNA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染色体行为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细胞增殖过程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种小鼠的体色受常染色体基因的控制,现用一对纯合灰鼠杂交,F1都是黑鼠,F1中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体色表现为9黑:6灰:1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小鼠体色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B.若F1与白鼠杂交,后代表现为1黑:2灰:1白
C.F2灰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2}$
D.F2黑鼠有四种基因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实验中,最好不用斐林试剂来检验实验结果
B.菠菜叶肉细胞因存在叶绿体,不可用于观察质壁分离实验
C.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中,加入卡诺氏液的目的是促进根尖细胞解离
D.制作生态缸时,应将生态缸密封避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