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3.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四分体时,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是(  )
A.4:1B.1:2C.1:4D.2:1

分析 精子的形成过程:
(1)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
(2)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
(4)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

解答 解: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2个着丝粒),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所以精子形成过程中出现四分体时,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含有2个DNA分子,因此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是1:2.
故选:B.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精子的形成过程,要求考生识记精子形成的具体过程,能用流程图的形式正确表示精子的形成过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哺乳动物睾丸内精原细胞形成精子过程描述错误的是(  )
A.从初情期开始B.进行有丝分裂
C.进行减数分裂D.高尔基体形成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引起细胞凋亡的原因是(  )
A.细胞衰老B.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C.细胞中毒死亡D.细胞代谢速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
A.油脂的检测和观察:切取花生子叶薄片→染色→去浮色→制片→观察
B.有丝分裂观察:洋葱根尖细胞→解离→染色→漂洗→制片→观察
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洋葱紫色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
D.叶绿体的观察:取藓类的小叶→制片→观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生物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已灭绝生物的复生已不是神话.如果世界上最后一只野驴刚死亡,以下较易复生野驴的方法是(  )
A.将野驴的体细胞取出,利用组织培养,培育成新个体
B.将野驴的体细胞两两融合,再经组织培养技术,经脱分化、再分化培育成新个体
C.取出野驴的体细胞核移植到母家驴的去核卵细胞中,经孕育培养成新个体
D.将野驴的基因导入家驴的受精卵中,培育成新个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从某个种群中随机抽出100个个体,测知基因型为XBXB、XBXb、XbXb和XBY、XbY的个体分别是44、5、1和43、7,则XB和Xb的基因频率为(  )
A.43%、7%B.21.5%、3.5%C.90.7%、9.3%D.45.35%、4.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关于测交,不正确的说法是(  )
A.F1×隐性类型→检测F1的基因型
B.通过测定F1的基因组成来验证对分离现象理论解释的科学性
C.测F1的基因型是根据F1×隐性类型→所得后代表现型反向推知的
D.测交时,与F1杂交的另一亲本无特殊限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表示用显微注射法导入目的基因获得转基因鼠的过程,据图回答.
(1)培育转基因哺乳动物时,与用早期胚胎细胞相比较,受精卵的优势是全能性高,能直接发育形成新个体
(2)受精卵可以从供体母鼠体内获得,也可以通过体外受精获取.
①若受精卵细胞从供体母鼠体内获得,其基本过程是:首先对供体母鼠用促性腺激素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再通过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精完成受精,最后从供体母鼠输卵管中获得受精卵.
②若受精卵在体外通过体外受精获得,其基本操作过程包括卵母细胞的采集和培养、精子的采集和获能和受精.
(3)过程Ⅲ表示受精卵经过体外培养,形成早期胚胎,再移植到受体母鼠体内.培养过程中,培养液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防止杂菌污染;在含有5%CO2的培养箱中进行培养,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中的pH.
(4)用显微注射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需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延边二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有关,与无机盐离子含量无关

B.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C.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D.运动后Na+、K+排出体外较多,但机体的内环境仍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