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下列哪些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  )
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

分析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食物安全(滞后效应、过敏源、营养成分改变)、生物安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安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有关食物安全问题,反对者的观点是:不能对转基因食物安全性掉以轻心.他们的理由是:①反对“实质性等同”;②担心出现滞后效应;③担心出现新的过敏源;④担心营养成分改变;⑤担心会侵犯宗教信仰者或素食者的权益.据此答题.

解答 解:A、世界上数以亿计的人口食用转基因农作物,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A错误;
B、转基因生物合成的营养物质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B错误;
C、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可能对某些人造成过敏反应,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C正确;
D、转基因产品经过了多环节、严谨的安全性评价,不是转基因生物引起食物安全的证据,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要求考生识记转基因生物安全性问题,了解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进行的争论,再根据题干要求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关于人口数量动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决定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当地、当时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
B.人口密度是预测未来人口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依据
C.影响人口数量问题的主要因素是其自然生理基础,而与社会制约因素无关
D.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等强度干扰下,草原生态系统比沙漠生态系统恢复的速度慢
B.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C.蓝藻爆发引起的水化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
D.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每条染色体上可含有一个或两个DNA分子
B.每个DNA 分子上含有一个或两个基因
C.基因是一段有遗传功能的DNA或RNA分子片段
D.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与等位基因的行为有着平行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2、3均起源于淋巴干细胞
B.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受体有关
C.只有细胞4能够合成物质a
D.物质a能与破伤风杆菌外毒素发生特异性结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与细胞工程技术相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生产人参皂苷粉
B.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定期更换培养液以便清除代谢产物
C.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D.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生质体融合的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小麦的抗锈病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想知道一株抗锈病小麦的基因型,最简便的方法是(  )
A.自交B.杂交C.测交D.人工异花授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淋巴和另外三种体液之间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甲、乙、丙分别是细胞内液、组织液和血浆
B.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存在于乙、丙中
C.甲、乙、丙和淋巴构成了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维持丙的渗透压的物质主要是无机盐和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东北东部山地的阔叶红松林受破坏之后,形成一片空地,叫做“林窗”,这时候往往最先进入的是杨树、白桦等.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红松林会慢慢在这片区域生长繁殖并逐渐替代了杨树和白桦重新成为林地中的优势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逐渐降低
B.红松林重新取代杨树和白桦说明红松林在竞争中处于优势
C.在群落演替的初期,不存在种群间的竞争关系
D.在群落演替的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会发生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