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培养或纯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

B.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

C.分离自养型微生物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

D.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C

【解析】微生物在培养前要先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处理再接种,培养液中溶氧量的变化会影响酵母菌的繁殖和代谢途径。分离分解纤维素菌的方法是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常用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所以C选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细胞的分子组成(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若“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原”表示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转化过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生物一定是植物,因为它含有淀粉和麦芽糖

B.上述关于糖的转化可能发生在同一细胞内

C.此生物是动物,因为能将淀粉转化为糖原

D.上述糖类中的还原糖只有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8酶的应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如图1表示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有关操作,图2是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酒精发酵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X溶液为 ,其作用是使 。

(2)图1中制备的凝胶珠用 洗涤后再转移到图2装置中。图2发酵过程中搅拌的目的是为了使

(3)在用海藻酸钠包埋酵母菌形成凝胶珠的过程中,加热溶解海藻酸钠时需注意用 加热,然后将溶化好的海藻酸钠溶液 后,加入酵母菌充分搅拌混合均匀。

(4)研究发现,固定化强度强的酵母颗粒发酵效果好,且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某机构利用上述装置,将2%、2.5%、3%的海藻酸钠分别利用2%、3%、4%的X溶液进行凝胶化处理,所得到的固定化酵母颗粒的强度及在28 ℃下发酵48 h后的酒精产量见下表:

海藻酸钠(%)

2

2.5

3

2

2.5

3

2

2.5

3

X溶液(%)

2

2

2

3

3

3

4

4

4

固定化强度

(g/30个)

930

950

990

1 030

1 100

1 140

1 170

1 170

1 160

酒精量(%)

6.7

6.5

6.5

6.7

6.4

6.2

6.7

6.4

6.3

可以看出,随着X溶液浓度的增加, 增加;凝胶固定化效果较好的海藻酸钠与X溶液浓度分别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请选出土壤微生物分离的正确操作步骤( )

①土壤取样

②称取0.5 g土壤将其加入盛有5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

③吸取1 mL进行平板涂抹

④依次稀释至103、104、105、106、107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

C.①→②→④→③D.①→④→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是关于“检测土壤中细菌总数”实验操作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

A.用蒸馏水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经高温、高压灭菌后倒平板

B.取104、105、106倍的土壤稀释液和无菌水各0.1 mL,分别涂布于各组平板上

C.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平板倒置,37 ℃恒温培养24~48小时

D.确定对照组无菌后,选择菌落数在300以上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7微生物的利用(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临床使用抗生素前,有时需要做细菌耐药实验。实验时,首先要从病人身上获取少量样本,然后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操作,以确定某致病菌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从样本中获取致病菌单菌落,可用 法或 法将样本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过选择培养、鉴别等步骤获得。

(2)取该单菌落适当稀释,用 法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37 ℃培养箱中培养24 h,使其均匀生长,布满平板。

(3)为了检测该致病菌对于抗生素的敏感性,将分别含有A、B、C、D四种抗生素的滤纸片均匀置于该平板上的不同位置,培养一段时间后,含A的滤纸片周围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A ;含B的滤纸片周围没有出现透明圈,说明该致病菌对抗生素B ;含C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比含A的小,说明 ;  

含D的滤纸片周围的透明圈也比含A的小,且透明圈中出现了一个菌落,在排除杂菌污染的情况下,此菌落很可能是抗生素D的 。

(4)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达到抗菌目的,最好选用抗生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5种群和群落(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显示某一规模农场自1850年第一次使用化肥后100年中物种丰富度变化的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100年中生物的多样性不断降低

B.1875年比1850年植物种类增多,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C.1950年时,农场中的生物群落没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D.农作物逐渐在选择中占据优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5种群和群落(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对于不同种生物采用的方法存在着差异。

(1)植物——样方法。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是其中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 。在取样时应注意哪些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 。

(2)动物——标志重捕法。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调查时,第一次捕获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获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有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尾。若上述结果成立,那么前提条件是什么? 。

(3)昆虫——去除取样法。对于某些隔离带的稳定种群,可以通过连续捕捉一定次数,根据捕获量的减小来估计种群大小,由于每次捕获后不放生,理论上种群数量应越来越少,因此,我们把每次捕获数加到前面所捕获的总数上,得到捕获积累数,以推算种群数量(以捕获次数为X轴,每次捕获数为Y轴,根据数据描点做曲线向上延伸与Y轴的交点即为种群估计数)。假如在某农田(120平方米)连续捕虫8次。得到下表数据:

捕获次数

1

2

3

4

5

6

7

8

每次捕获数(只)

72

63

44

32

23

17

16

15

捕获积累数(只)

72

135

179

211

234

251

267

282

①依数据作图。

②如果你捕获到的昆虫数并不是递减的,请分析发生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届高三生物一轮总复习备课资源包:专题12生物的进化(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由基因突变引起,其致病基因为隐性基因(用a表示)。只有隐性纯合子才会发病,携带者不发病,且对疟疾的抵抗力高于正常人。在非洲某些疟疾流行的地区,携带者比例在20%左右;现在美洲黑人中携带者的比例已降到了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非洲疟疾流行地区a基因的基因频率大约为30%

B.美洲黑人中a基因频率的下降是环境选择的结果

C.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死亡会导致人群基因库发生变化

D.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有害的突变基因可转变为有利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