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真核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 B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

C染色质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D原核细胞的拟核核被膜包被

【答案】B

【解析】有的真核细胞有多个细胞核如肌肉细胞,A错误;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B正确;染色质不能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C错误;原核细胞的拟核是裸露的没有核被膜包被,D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现有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Ⅰ和Ⅱ,Ⅰ和Ⅱ的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相同,据图分析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Ⅰ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大于Ⅱ中现存的消费者的总能量

B. Ⅰ、Ⅱ中的消费者的总能量都小于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

C. Ⅰ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大于Ⅱ中的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 造成Ⅱ的原因可能是生产者的生活周期很短或初级消费者的个体很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豌豆种群中,亲代AA个体占40%aa个体占20%。则自然条件下,亲代a基因频率和F1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A. 40% 16% B. 50% 26%

C. 40% 30% D. 50%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根据每个细胞中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精巢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1所示;将精巢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于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B. 图1中C组的细胞不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

B.图2中F组细胞变成E组细胞的过程发生在图3的丙丁段

C. 图3中丙丁段表示着丝粒分裂,可发生于图2的E组细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生物化学反应中,当底物与酶的活性位点形成互补结构时(如甲图A所示),可催化底物发生变化。酶抑制剂是与酶结合并降低酶活性的分子,其中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的活性位点,从而降低酶对底物的催化效应;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能改变酶的构型,使酶不能与底物结合,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 酶的抑制剂的作用机理如下图甲所示,图乙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关系。

(1)酶能够提高化学反应的速率是因为_______。将细胞内的酶彻底水解,可以得到______

(2)由甲、乙两图可知,_______都可以影响反应速率。

(3)乙图是为探究不同种类抑制剂对相同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曲线。其中曲线_______表示对照组的实验结果。请列举三个实验中的无关变量:_______

(4)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功能有三个特性,即_______

(5)乙图中曲线______表示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结合后的反应速率变化曲线,这是由于这种抑制剂与酶结合后,_____,所以增加底物浓度不能提高反应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等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B段表明,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 实验中温度、pH属于无关变量,反应物的浓度属于自变量

C. 如果温度升高l0℃重复实验,则图中A点的位置将上移

D. 若从乙点开始,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B点会上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如图为某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模式图。

(1)图中箭头a表示能量的输入,主要通过植物的____________实现的。

(2)若营养级间能量传递效率为20%,则c/a=____________。箭头d的含义除了包括枯枝败叶等能量,还包括____________的能量。

(3)甲同化的能量一部分____________另一部分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在群落演替的某一过程中,生态系统中植被明显发展,生物量显著上升。此过程中用于甲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除了流向下营养级和流向分解者,剩余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有效利用。“桑基鱼塘”中蚕沙喂鱼从而提高鱼的产量,能量从蚕到鱼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 mL培养液;实验B组:20 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 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_____ 曲线。

(2)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 __________,在其上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前。

(3)图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是逐级递减的,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