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20.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
A.线粒体B.叶绿体C.核糖体D.中心体

分析 (1)叶绿体由外膜、内膜两层膜包被,内含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都是由很多个类囊体(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叶绿体基质.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养料制造工厂和能量转换器.
(2)核糖体的作用是合成多肽链,是产生蛋白质的机器,也可以说是蛋白质合成场所.
(3)细胞的动力车间是线粒体,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有90%以上来自线粒体.
(4)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解答 解:A、线粒体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A错误;
B、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的车间”,B正确;
C、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被喻为细胞内“生产蛋白质的机器”,C错误;
D、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能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1为我国北方某农场居民食物结构图,农作物的籽粒是人和家禽、家畜的食物来源,生产的家禽、家畜供人食用,大部分农作物秸秆用作燃料,部分秸秆以及人、家禽、家畜的粪便用于肥田.某同学对农场当前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出了改进方案,请协助解决有关问题:

方案一:调整居民的食物结构以养活更多的人.
(1)若期望可养活的人口数量增加一倍,应将植物性食物与动物性食物的比例由现在的1:1调整为4: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保留整数),这一调整依据的原理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逐级递减.
(2)该食物网没有列出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方案二:充分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建立新的物质生产体系.设计如图2:
(1)该方案可使农场供养的人数增多,原因是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2)该方案是否提高了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效率?否
(3)科学家袁隆平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出农作物高产的三个要素,即“良种、良田、良法”.这里所说的“良田和良法”是指为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提供最佳的CO2、光照、温度、水、无机盐等环境条件.
(4)人类耕作导致的生态系统中的农作物随季节的更替,是否属于群落的演替?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2015学年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9月月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核生物细胞不含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B.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有丝分裂,原核生物细胞只进行无丝分裂

C.真核生物以DNA为遗传物质,部分原核生物以RNA为遗传物质

D.真核生物细胞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图1,2是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变化示意图.据图可判断,神经纤维受刺激后可产生(  )
A.神经反射B.神经递质C.静息电位D.局部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随着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类型依次为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灌丛和草甸等.该地分布着多种动物.请回答:
(1)调查该地某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随机取样.调查野兔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标志重捕法法.野兔的种群密度除了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外,还受该野兔种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因素的影响.
(2)该地草甸、灌丛、针阔叶混交林的丰富度不同,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3)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结构,这种结构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阳光等资源的能力.
(4)图1为一小型植物园的一个花圃,在花圃中育有牵牛花(蔓生)和向日葵.某校高二学生对该花圃上的某种植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时,制订了如下方案:

请回答:
①确定调查对象:花圃中栽有漂亮的牵牛花和向日葵,在确定调查对象时应选择的调查对象是向日葵比较合适.
②确定样方:确定样方的大小,一般以1m2为宜;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
③计数及种群密度的计算:计数每个样方内所调查植物的数量,该种群密度值应为各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④图2是调查时确定的样方之一,圆圈表示个体,请将应该计数的圆圈涂黑.
⑤如表是同学们调查花圃上某植物的结果统计,该植物的种群密度为3株/m2
样方/m212345678910
株数02334642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感染链球菌等细菌后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体内存在抗原-抗体复合物,并出现蛋白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尿,需水浴加热方可呈现出紫色
B.患者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渗透压升高,会出现组织水肿
C.链球菌的抗原由人体核糖体合成并运输至细胞膜
D.内环境中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可被巨噬细胞吞噬消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珊瑚虫与藻类共同生活在浅海中,藻类为珊瑚虫提供氧气,珊瑚虫为藻类提供营养,这二者的关系是(  )
A.寄生B.竞争C.捕食D.互利共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血友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遗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B.血友病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

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纤维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实现乙醇工业化生产的关键因素.纤维素酶可以从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培养液中提取.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分离土壤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
①培养纤维素酶分解菌的土样最好选择在富含纤维素环境采集.
②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5g、NaNO31g、Na2HPO4•7H2O1.2g、KH2PO40.9g、MgSO4•7H2O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
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理是培养基中纤维素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同时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长.
③为了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和进一步纯化菌种,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刚果红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透明圈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