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mRNA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
(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____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____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间的韧皮部上下连通。
(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Pb基因转录出的mRNA(简称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①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叶片的目的是____。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____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Pb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____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A ____ 。据此推测,PbmRNA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____。
(3)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mRNA的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________获得cDNA,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2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____。
(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A含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
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
实验组:____。
【答案】 愈伤 分化 避免PbmRNA运输到叶片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或“避免叶片产生PbmRNA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1、2、3 第3和第2枝段的PbmRNA 依次出现 由第1枝段依次向 2、3枝段运输 逆转录 mRNA可在砧木和接穗间双向传递 一组砧木用野生型烟草,接穗用拷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另一组站木用转入Pb基因的拷基因烟草,接穗用野生型烟草(或这两组顺序调换)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环剥上端和下端0天时,1、2、3都有韧皮部PbmRNA和韧皮部微管蛋白mRNA;3天后1部位韧皮部PbmRNA消失;4天后2部位的韧皮部PbmRNA也消失,6天后,仍然是1、2部位没有韧皮部PbmRNA;22天后2部位出现韧皮部PbmRNA;32天后,3部位也出现了韧皮部PbmRNA。
(1)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愈伤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间的韧皮部上下连通,从而有利于有机物的运输。
(2)①为避免PbmRNA运输到叶片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或避免叶片产生PbmRNA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在实验过程中,要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
②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在环剥当日,第1、2、3枝段的韧皮部存在PbmRNA;环剥后第2天和第4天,第3和第2枝段的PbmRNA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22天、第32天,第2和3枝段的PbmRNA又依次出现。据此可推测,PbmRNA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由第1枝段依次向2、3枝段运输。
(3)以mRNA为模板合成DNA的过程称为逆转录.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2、3、7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逆转录获得cDNA,PCR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根据电泳检测得到的图2所示结果,说明mRNA可在砧木和接穗之间双向传递。
(4)为了验证mRNA可在砧木和接穗之间双向传递这一结论,可一组砧木用野生型烟草,接穗用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另一组砧木用转入Pb基因的转基因烟草,接穗用野生型烟草,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PbmRNA含量。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植株杂交得F1,对其幼苗用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所得到的植株的基因型是
A.AAaaBBbb B.AAAAbbbb
C.AAAABBBB D.aaaa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铁离子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会造成贫血
D.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渗透压的平衡,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表示某植物种子萌发过程中CO2释放和O2吸收速率的变化趋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12~24 h期间,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是有氧呼吸
B. 曲线相交时,有氧呼吸速率与无氧呼吸速率相等
C. 胚根长出后,萌发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明显升高
D. 从第12 h到胚根长出期间,萌发种子的干物质总量会相对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肉眼鉴别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重要依据是( )
A.细菌的大小、形状、颜色 B.菌落的大小、形状、颜色
C.有无鞭毛 D.培养基的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高山蒿草的种群密度下降,说明该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B. 采用样方法进行随机取样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C. 结果显示,有效洞穴密度对达乌里秦艽密度几乎无影响
D. 高原鼠兔种群数量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和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图甲是叶绿体结构模式图,其中Ⅰ、Ⅱ、Ⅲ表示不同的部位;图乙是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不同的物质。图丙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中多种光合色素分布于结构______上(填图中序号)。在进行色素提取实验时,为保护叶绿素需要添加______。
(2)图乙中,物质①、②为两种三碳化合物,物质②的名称是______。物质①接受来自NADPH的______以及来自ATP的磷酸基团,形成物质②。运至叶绿体外的②物质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参与______过程或其他代谢过程。
(3)该实验中控制自变量的方法是______。在某光照强度下,图丙装置中有色液滴向右移动,其原因是______。(假设空白对照组有色液滴不移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