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6.下列有关“用32P标记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使用的大肠杆菌应含32P
B.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
C.本实验的结果是上清液的放射性弱,沉淀物中放射性强
D.本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分析 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解答 解:A、本实验用32P标记T2噬菌体,所以使用的大肠杆菌应不含32P,A错误;
B、培养噬菌体的时间、温度等是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应严格控制,B正确;
C、32P标记的是T2噬菌体的DNA,噬菌体在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并随着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用含32P标记的T2噬菌体进行试验,离心所得上清液放射性很低,沉淀物中放射性强,C正确;
D、本实验缺少对照实验,还不足以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结构,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生物圈中存在着众多单细胞生物,如细菌,单细胞藻类,单细胞动物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叙述正确的是(  )
A.甘蔗的茎、甜菜的根都富含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检测
B.高倍镜下观察人的红细胞和叶肉细胞,都能看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鸡蛋清的蛋白质含量高,可用于蛋白质的检测,但应适当稀释
D.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是观察DNA和RNA的分布的理想实验材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体积相同的X和Y液体各一小瓶,浓度均为0.2mol/L,各滴入一滴血液并观察红血球细胞,瓶X的红血球细胞涨破,而瓶Y的红血球细胞皱缩,根据上述实验观察,下列分析最为合理的是(  )
A.瓶X中的溶质浓度高于红血球
B.瓶Y中的溶质浓度高于红血球
C.瓶Y中的溶质发生分解是造成红血球皱缩的主要原因
D.瓶Y中的溶质扩散进入红血球中是造成红血球皱缩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烘干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置入8%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甲基绿能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能使RNA呈现红色
③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④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⑤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黑色
⑥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糖类中属于植物体内的单糖的是(  )
A.蔗糖、麦芽糖B.核糖、葡萄糖C.糖元、乳糖D.淀粉、纤维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是一个科学家研究、开拓、继承、修正和发展的过程,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曲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发现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B.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C.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指出“细胞只能来自细胞”
D.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我国中科院上海生化所于1982年5月合成了一种具有镇痛作用而又不会像吗啡那样使病人上瘾的药物--脑啡肽,下面是它的结构简式.请根据此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回答:

(1)该化合物有1个氨基和1个羧基.
(2)该化合物是由5个氨基酸失去4分子水形成4个肽键而形成的,这样的反应叫作脱水缩合,该化合物叫五肽.
(3)该化合物有4 种氨基酸构成,造成氨基酸种类不同的原因是R基不同.
(4)脑啡肽的合成是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这是在生物发展分子水平上的又一突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将一个水族箱用屏障在中间隔成A、B两部分,然后在A、B两侧分别放入数量相同的少量水蚤(小型甲壳动物)和草履虫,给予充足的食物,并满足其他生活条件,观察它们的生长.h小时后,两个种群的个体数量都发展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最大值(即K值)时,继续供给草履虫食物,但不再给予水蚤食物,并把屏障撤掉.(注:水蚤捕食草履虫) 请回答:
(1)在O~h小时内,种群的增长均呈S型型曲线.
(2)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不再增加的原因是空间的限制(达到环境容纳量).
(3)在h小时以后,草履虫数量逐渐减少,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蚤的捕食,水蚤数量变化的趋势为先增加后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