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8.从一个果蝇种群中随机抽取100只果蝇,其中基因型为AA、Aa和aa的个体数量分别是10、60和30.那么,A基因的频率为(  )
A.10%B.20%C.40%D.60%

分析 基因频率是在种群基因库中,某一基因占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常染色体上的某基因的基因频率=该种群中该基因数÷该种群数目的2倍×100%.

解答 解:由题意知,该种群数量是100,其中AA=10、Aa=60,则A的基因频率是(10×2+60)÷(100×2)×100%=40%.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种群基因频率的概念,掌握常染色体上基因频率的计算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表示细胞代谢中某种酶与其底物、产物的关系,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酶l有两种底物且能与产物B结合,因此酶1不具有专一性
B.酶1的变构位点和活性位点的结构取决于特定的氨基酸序列
C.酶1与产物B结合后夫活,说明酶的功能由其空间结构决定
D.酶1与产物B的相互作用可以防止细胞生产过多的产物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已知青蛙卵细胞的细胞核中DNA的含量为a,那么,它的初级卵母细胞中DNA的含量为(  )
A.8aB.4aC.2aD.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甲型H1N1流感病毒表面有一层脂质包膜,膜上有糖蛋白突起,是引起冬季流感的主要病原体,患者常表现为畏寒、发热、头育、全身酸痛、乏力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型H1N1流感病毒主要侵染人体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使纤毛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从而引起人体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降低.
(2)甲型H1N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经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后,病毒表面的糖蛋白突起被传递给T细胞,刺激该细胞产生淋巴因子.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在免疫学上称作抗原.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后,细胞免疫发生作用,用文字和箭头表示该过程:流感病毒→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3)研究表明:发热症状产生的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其一方面通过神经支配,使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减少散热;另一方面,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以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促进产热,从而引起发热症状.此时,体温调节中枢细胞的膜内电位为正电位.发热时,体表与外界温差增大,体表散热增多,皮肤内冷觉感受器兴奋,继而引起畏寒的感觉.
(4)全身酸痛是由于流感病毒影响了机体呼吸机能,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增多造成的,该物质进入血液后可与血浆中HCO3-、HPO42-等离子发生作用,以维持血浆PH值的相对稳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1为植物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示意图,图2为和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2中根部生长素浓度为曲线中B点对应的浓度时.植物的根不再生长
B.图1中植物的根的弯曲是因为A侧生长比B侧生长快
C.图1中B侧生长素浓度比A侧高,是因为在重力刺激下生长素发生了极性运输
D.-般情况下促进根部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比茎的要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科学家尝试在实验室里“将鼠的卵细胞发育成囊胚”,若能实现则下列预测中不可能的是(  )
A.该囊胚发育成的个体为单倍体,不能生育后代
B.若使囊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的将是一个纯合的二倍体
C.该囊胚发育成的小鼠表现为雌性,可产生含X染色体的配子
D.若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发育成的个体遗传病的概率将大大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表是某种生物迁入新环境后,种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年份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
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
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
A.分析表中数据可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1970年,该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18%
C.基因a决定的性状是适应该环境的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从“群体“的视角来观察和研究生命系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控制有害动物,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而使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该技术属于生物防治(填“化学防治”“生物防治”或“机械防治”).控制虫害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大熊猫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由于食物的减少和活动范围的缩小大熊猫种群的K值会变小.建立自然保护区能提高环境容纳量,是保护大熊猫的根本措施.
(3)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一方面要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适度利用生态系统,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另一方面,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和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黑龙江省高二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A.浆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效应T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