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酵母有氧呼吸,乙酵母酒精发酵,消耗等量的葡萄糖,则二者放出二氧化碳和吸入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A.1︰2 B.1︰1 C.2︰3 D.4︰3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省五校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DNA分子双螺旋结构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间有2个氢键,胞嘧啶与鸟嘌呤之间有3个氢键。现有四种DNA样品,根据样品中碱基的百分含量判断最有可能来自嗜热菌(生活在高温环境中)的是
A.含胸腺嘧啶32%的样品 B.含腺嘌呤17%的样品
C.含腺嘌呤30%的样品 D.含胞嘧啶15%的样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沈阳东北育才学校高一下期期中考试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关于基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两个个体,性状不一定相同
B.具有相同基因组成的两个细胞,形态不一定相同
C.具有一对等位基因的个体自交,后代不一定性状分离
D.具有突变的原癌基因的细胞,不一定会变成癌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参加2012·北京“马拉松”的运动员处于平静状态和剧烈运动状态下的骨骼肌细胞,分解葡萄糖过程中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值分别为
A.相等、小于1.0 B.相等、大于1.0
C.相等、相等 D.小于1.0、小于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为研究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曲线中a点转向b点时,叶绿体中C3浓度升高
B.曲线中b点转向d点时,叶绿体中C5浓度升高
C.在一定范围内增加光照和CO2浓度,有利于提高光合效率
D.曲线中C点产生的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将叶面积相等的A、B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利用红外测量仪每隔5 min测定一次小室中的CO2浓度,结果如下图所示。对此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此实验可用于验证A植物比B植物具有更强的固定CO2的能力
B.当CO2浓度约为0.8mmol/L时,A、B两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相等
C.30 min以后,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都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
D.若A植物在第5 min时光照突然降低,C5含量将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实验中学分校高一下期第一次月考生物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叶绿体的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实验结果表明,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和含量最多的分别是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C.胡萝卜素和叶绿素a D.叶黄素和叶绿素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大连第三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10分)R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无多糖类的荚膜,是无毒性细菌;S型肺炎双球菌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是有毒性细菌,使人患肺炎或使小鼠患败血症。科学家艾弗里及其同事利用肺炎双球菌来探究什么是遗传物质的问题。
实验材料、用具:S型细菌、DNA水解酶、培养基、培养器等。艾弗里等人先做了三组实验:
①S型细菌的蛋白质+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②S型细菌荚膜的多糖+R型活细菌R型菌落
③S型细菌的DNA+R型活细菌R+S型菌落
(1)艾里弗等人后来发现上述实验步骤并不严密,于是又做了第四组实验,请按照
①②③中表达式写出第四组实验方法和结果: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上述实验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③④组实验可知,S型细菌的DNA或基因能否通过R型细菌的细胞膜?____。
(4)有人认为,上述四组实验并不能说明蛋白质和多糖不是遗传物质,理由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肺炎双球菌具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辽宁大连第三中高一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与细胞生命历程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凋亡有利于生物体内部环境的稳定
B.在正常细胞中,原癌基因不表达,抑癌基因正常表达
C.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D.细胞在癌变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