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科研人员选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且良好植物(已知该植物体内生长素可由幼芽运输至根部),研究了使用生长素对该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表为研究结果.
施用生长素浓度(mol/L)010-1110-1010-910-810-710-610-510-4
主根长度(%)10098967525181020
施用生长素浓度(mol/L)010-610-510-410-310-2
每株树根数3713530
请回答问题:
(1)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填氨基酸的名称)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施用10-4mol/L生长素,对主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总量过高,促进了主根处乙烯(填激素名称)的含量升高,从而抑制了细胞伸长的作用.
(3)施用10-3mol/L生长素,对侧根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将未施用IAA的植物除去部分芽,会导致主根长度变长或不变或变短,侧根数量变少.

分析 分析题表可知,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高,施用生长素对主根的伸长生长具有抑制作用.施用生长素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在0~10-5浓度范围内,对侧根起促进作用逐渐加强;大于10-5浓度时对侧根促进作用逐渐减弱).

解答 解:(1)生长素的本质是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
(2)由表格可知,施用10-4mol/L生长素,对主根的生长表现为抑制作用,这是因为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总量过高,促进了主根处乙烯的含量升高,从而抑制了细胞伸长的作用.
(3)施用10-3mol/L生长素,对侧根的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将未施用IAA的植物除去部分芽,会导致主根长度变长或不变或变短,侧根数量变少.
故答案为:
(1)色氨酸
(2)抑制    乙烯
(3)促进      变长或不变或变短     变少

点评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主要考查生长素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的识图判断和分析作答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代谢的相关问题:
(1)春季种子萌发初期,细胞释放CO2与吸收O2的比值大于1,此时细胞的呼吸方式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2)夏季晴朗的午后,某植物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是由于气孔关闭,CO2不足,导致暗反应减弱,从
而使光合速率明显降低.
(3)秋季,某些植物出现叶片变黄脱落的现象.叶片变黄的直接原因是叶绿素分解,脱落主要是脱落酸
(填激素名称)调节的结果.
(4)冬季,应及时清理大棚膜上的水珠,目的是为了增大光照强度和升高温度,以提高作物产
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人类白化病基因用a表示,a基因位于(  )
A.X染色体上B.Y染色体上
C.常染色体上D.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工厂废水的妥善处理是减轻现代化工业水污染的重要举措.如图所示为筛选某种高效分解某化工厂的污水中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的实验流程.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配制的培养基应以有机化合物A为唯一碳源,该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选择培养基.
(2)实验过程中,“振荡”的目的是提高培养液中的溶解氧,由此推断该目的菌的呼吸类型与乳酸菌的呼吸类型不同(填“不同”或“相同”).
(3)转为固体培养基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两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所用的接种工具分别是接种环和涂布器,操作时对接种工具采用的灭菌方法是灼烧灭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种植物(二倍体)叶缘的锯齿状与非锯齿状受叶缘细胞中T蛋白含量的影响.T蛋白的合成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和a,T和t)控制,基因T表达的产物是T蛋白,基因A抑制基因T的表达.两锯齿状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获得F1,F1自交获得F2,F2中锯齿状植株与非锯齿状植株的比例是13:3,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aaTT和AAtt
B.叶缘细胞缺少T蛋白的植株,叶缘呈锯齿状
C.F1群体中,T基因的基因频率为$\frac{2}{3}$
D.基因型为aaTT的植物根尖细胞也有T蛋白的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两个神经元之间局部结构的放大.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甘氨酸与突触前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道的开启
B.甘氨酸作为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膜膜外电位由正变负
C.静息状态时神经细胞膜主要对K+具通透性造成K+外流
D.该过程能体现细胞膜具有完成细胞内信息交流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反射活动中,神经中枢既有兴奋活动又有抑制活动,这是反射的协调功能所必需的.神经中枢抑制产生机制可分为如图所示三种模式.

(1)模式I中,神经细胞①兴奋,导致②兴奋,同时③④的状态分别是:③兴奋,④抑制.
(2)模式Ⅱ体现了生命活动调节中典型的(负)反馈调节机制.
(3)模式Ⅲ中,若⑤兴奋会导致⑦兴奋,但若⑥兴奋后⑤再兴奋,⑦却不产生兴奋,分析其最可能的机理是⑥兴奋后会抑制⑤释放递质(或:⑥兴奋后会引起⑤中递质分解).
(4)缩手反射中,屈肌因兴奋而收缩的同时,伸肌则受到抑制而舒张,该神经调节模式为图中的模式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是胰岛β细胞,甲和乙为其膜上的蛋白质,丙和丁是细胞外能分别被甲和乙特异性识别的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不可能是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蛋白
B.丙、丁的化学成分均为蛋白质
C.若丁与乙结合后可以进入细胞,则此跨膜过程不一定消耗ATP
D.该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可作用于全身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湖南省长沙市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基因型为YyRr雄果蝇细胞(DNA都用15N标记)在不含15N的培养基进行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及一个核内DNA含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只含2个染色体组,图2的F时期核DNA数目加倍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BC段一个细胞中只可能含有0条或1条Y染色体

C.在L时期基因组成为YR、yr 、Yr、yR

D.图2的I时期核DNA数与染色体数之比为1∶1,含15N 的DNA与不含15N的DNA 分子比值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