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乙酰胆碱是形成记忆所必需的神经递质和形成长期记忆的生理基础.“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某研究小组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的机制,定位损伤大鼠的脑,利用水迷宫测试观察行为学的改变.利用水迷宫进行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
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
错误次数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
A不做任何处理8.76112.39
B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1μL15.72149.73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能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元内部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以化学信号通过突触(结构)来传递.
(2)胆碱能神经元活动与受体有关,毒蕈碱受体是其中的一种,B组实验处理的目的是让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使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与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以达到研究老年性痴呆机制的目的.
(3)表中的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下降,从而为老年性痴呆与“胆碱能神经元”有关的猜测提供了实验证据.
(4)B组的实验处理需要进行相应的手术,才能将药物注射到大鼠脑的一定区域,如果仅有A组实验作对照,该实验在设计上不够严密,需增加一组实验,该组实验的处理方法为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不注射药物,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可进一步支持上述猜测.

分析 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进行传递.
2.“胆碱能神经元”是一种能合成乙酰胆碱,并在兴奋时能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的传出神经元.目前认为,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3.对照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其他无关变量都要相同.

解答 解:(1)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动.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传递.
(2)受体存在于突触后膜上,与神经递质发生特异性结合,是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B组实验向大鼠脑的一定区域缓慢注射0.5M缓冲液溶解的鹅膏蕈氨酸lμL,使得鹅膏蕈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毒蕈碱受体结合,干扰了乙酰胆碱与受体的结合,产生了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相似的效果.
(3)表中的完成学习所需时间(秒)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学习能力,错误次数实验数据表明了B组大鼠的记忆巩固能力.
(4)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故需增加一组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注射不含鹅膏蕈氨酸的缓冲液的实验,当新增一组实验所得的数据与A组相近时,说明手术对实验鼠的影响,可进一步支持老年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神经元”的大量死亡和丢失有关.
故答案为:
(1)电     化学   突触      
(2)突触后膜      胆碱能神经元死亡和丢失
(3)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下降
(4)做与B组相同的手术,不注射药物   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神经冲动和实验设计的相关内容.注意兴奋传导的形式和特点,另外对于实验设计,学生要注意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南漯河高级中学高二下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实验人员用小球藻、绿色植物为实验材料,研究光照强度与CO2吸收速率之间的关系,绘制曲线如丙图(不考虑微生物等的细胞呼吸)所示;丁图为小球藻细胞或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内线粒体与叶绿体中气体的转化情况。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丙图为甲装置中小球藻的CO2吸收速率曲线,C点时细胞内不存在丁图中的气体变化是__________(用箭头旁的字母表示)。若丙图为乙装置中绿色植物的CO2吸收速率曲线,B点时叶肉细胞内不存在丁图中的气体变化是_________(用箭头旁的字母表示)。

(2)丙图中,C点以后限制CO2吸收速率的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_。若在较低NaHCO3浓度下做该实验,则 C点应向__________方移动。

(3)若增加NaHCO3溶液的浓度,绘图表示甲、乙两装置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曲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示意图,请填写下列内容:

(1)图中①过程是消化吸收,⑤过程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②⑥代表的物质分别是肝糖元、(肝、肌)糖原.
(2)小肠内的葡萄糖进入血液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3)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是0.8-1.2g/L.
(4)胰岛素能抑制图中②③.(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实验是生命科学十分重要的发现和论证方法,实验方法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实验的结果和结论.请根据题意回答有关实验问题.
(1)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甲、乙、丙三位同学取洋葱根尖后进行了如下操作.(表中“+”表示该步骤正常操作,“-”表示该步骤未操作)
学 生步         骤
解 离漂 洗染 色压 片镜检
+-+++
-++++
+++++
观察其中一个装片,发现根尖细胞中染色体未着上颜色或着色很浅,无法看清,这个装片最可能由同学制作.染色体染色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没有漂洗去根尖中残留的解离液成分,解离液呈酸性,会影响碱性染料染色.
(2)某同学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完成如图甲实验: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原因是有紫色大液泡,便于观察.如果上述实验操作中使川的蔗糖溶液浓度远高于30%,最后观察到的现象是能发生质壁分离,但不能复原.
(3)①某同学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胚芽鞘向光一侧细胞生长慢,背光一侧细胞生长快.他的设计方法是:取弯曲处作纵切(横切/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用显微测微尺测量细胞的
②另一个同学做了如下实验设计: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实验的基本过程如图乙所示.
实验结论:假设能成立.
有同学认为该实验不完善.因为该实验设计缺少了对照,没有说服力.改进的方法是把没有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一个神经细胞通常有两种突起:树突和轴突,每个神经元有多个突起,但轴突却只有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们发现了一种称为GSK的蛋白激酶在神经细胞中的分布规律:在未分化的神经元突起中,GSK的活性比较均匀;而在轴突中的活性比树突中的要低.如果这个分子活性太高,神经元会没有轴突;如果太低,则会促进树突变成轴突.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的有序传导与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关
B.提高GSK蛋白激酶的活性,有利于突触的形成和信息的传递
C.若能将某些功能重复的树突变为轴突,将有助于治疗神经损伤
D.如果用药物改变GSK的活性,可以使一个神经细胞形成多个轴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菠菜叶肉细胞与念珠藻细胞相比缺少中心体
B.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不会影响分泌蛋白的合成
C.细胞中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只在核糖体上进行
D.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生物体的生命活动都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图所示的图解表示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质,A、B、C1、C2代表不同的大分子,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葡萄糖,在动物细胞内,与物质A作用最相近的物质是糖元.若物质A在动物、植物细胞均含有,并作为细胞内的最理想的储存能量的物质不仅含能量多而且体积较小,则A是脂肪,生物体以它作为长期储存的备用能源物质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在人体细胞内,c共有8种.
(3)b经脱水缩合反应合成B;连接两个b之间的键是肽键.
(4)在某人的神经细胞和肝细胞中,C1一般是相同(相同、不同)的;C2一般是不同(相同、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978年美国科学家利用关系合格内技术,将人类胰岛素基因拼接到大肠杆菌的DNA分子中,然后通过大肠杆菌的繁殖,生产了人类胰岛素,请回答:
(1)上述人类胰岛素的合成是在大肠杆菌核糖体处进行的,提供翻译信息的mRNA是由人类胰岛素基因转录而来的.
(2)胰岛素含有51个氨基酸,由二条肽链组成,那么决定它合成的基因至少应含有碱基306个,若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90,该胰岛素的分子量约为3708.
(3)不同生物间基因移植成功,说明生物共有一套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从进化的角度看,这些生物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4)某个DNA分子被“嫁接“上或“切割“掉某个基因,实际并不影响遗传信息的表达功能.这说明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有关生物体内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分子都以碳链为骨架
B.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C.蛋白质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DNA分子的多样性
D.生物体内的信息分子都是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