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图一为人体某一反射弧的示意图,a、b为置于神经细胞B和神经细胞D膜外的微型电流计F的两个微型电极,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________(填“正”“负”或“零”)电位。
(2)若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产生反应,它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流计的指针能发生两次方向_________ (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4)在反射弧中,决定神经冲动单向传导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其放大图即为图二。
(5)神经递质与位于图二[4]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___________。
【答案】 正 能 不属于 相反 突触 兴奋或抑制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神经调节,考查对兴奋传导、传递机理的理解。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感觉神经元的位置或突触结构判断反射弧的五部分,进而判断兴奋的传导方向。
(1)图一a处受刺激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内表面的电位是由负变正。
(2)兴奋在神经元间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根据图一突触可知,该反射弧感受器在右侧,效应器在左侧。从图一a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b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该反应未通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
(3)在细胞A处给予一适当的刺激,兴奋先传到a电极所在位置,此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b处膜外电位为正,指针向右偏转;兴奋传到b电极所在位置,此处膜外电位由正变负,a处膜外电位为正,指针向左偏转。整个过程中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4)在突触中,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这一特点决定神经冲动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导。
(5)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引起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表明:人体24条染色体上含有3万到3.5万个基因,这一事实说明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C. 基因是染色体片段
D. 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细胞对大分子的胞吞(左)和对细菌的吞噬作用(右)示意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该图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该图说明高尔基体与溶酶体的形成有关
C.该图说明不同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D.该图说明胞吞和吞噬都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作物脱毒、改善畜产品的品质、抗除草剂作物、可保存的干扰素、检测有毒物质依次是下列哪项生物技术的应用( )
①基因工程 ②细胞工程 ③蛋白质工程
A. ①②②③② B. ②①①③②
C. ②①②③② D. ②①②③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 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协助扩散
C. 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运输
D. 胞吐过程一定会产生分泌泡与质膜(细胞膜)的融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13分)下列示意图分别表示某雌性动物(2n=4)体内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以及细胞分裂图像。请分析并回答:
(1)图①中b柱表示的是________,图②中表示体细胞分裂的是________。图①中Ⅲ的数量关系对应于图②中的________,图①中的数量关系由Ⅰ变化为Ⅱ的过程,细胞核内发生的分子水平的变化是________;由Ⅱ变化为Ⅲ,相当于图②中的________的过程。图①中Ⅰ、Ⅱ、Ⅲ、Ⅳ所对应的细胞中一定不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不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
(2)一对夫妇,妻子表现正常,丈夫患色盲,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XXY,且患色盲的儿子。可能原因是父亲产生精子时图②中________时期发生异常,也可能是母亲产生卵细胞时图②中________时期发生异常。
(3)又如下图,图A是该种生物的一个精细胞,根据染色体的类型和数目,判断图B中与其来自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彩球大小、形状、质地、重量等要一致
B. 每次抓彩球以前必须摇动小罐,使彩球充分混合
C. 每次抓彩球,统计的彩球不必放回罐内,重复进行多次即可
D. 抓彩球时应双手同时进行,最好闭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