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的肉食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A生物与E生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2)若B生物种群总能量为7.1×109 kJ,A生物种群总能量为2.3×108kJ,从理论上计算C储存的总能量最少为__________kj。在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B生物种群的能量除了图中所示的分配外,其余能量的去向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种群生物量减少,E和D种群将如何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是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林木、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三个种群连续七年的种群密度变化情况。请分析:
⑴图中的a、c两条曲线各代表什么种群?并指出它们在该生态系统中的成分。
a
c
⑵假如食虫鸟被大量捕杀,该生态系统中最直接受害的种群是 。如果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遭到破坏,其 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2013学年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带解析) 题型:综合题
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填字母);⑥过程代表 ,该过程是导致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大气中的CO2以①过程进入A体内时,伴随着的能量转化有 ;④过程代表的种间关为 。
(3)若C代表某种小型食肉动物,则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2届江西省红色六校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 题型:综合题
(10分)如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模型。a、b、c表示流入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d、e、f表示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g、h、i分别表示各营养级生物呼吸消耗的能量,j、k、l表示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1)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狼同化的能量c=________。
(2)若一段时间内草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1×106kJ,那么图中最高营养级生物所获得的能量为________ kJ(能量传递效率用图中字母表示)。
(3)若图中的箭头表示碳循环的一部分,则碳的循环方式与其他不同的是________处的箭头,与之有关的生理过程包括___ _____。
(4)生态系统中还存在其他第二营养级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的生物,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价值,图中的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食”与“被食”的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将上述草原生态系统开发成为农田生态系统,则其群落的演替方式是________,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降低,人类在此过程中对群落演替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4届广东省陆丰市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现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成分来看,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是 (填字母);⑥过程代表 ,该过程是导致大气中CO2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2)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 形式传递;大气中的CO2以①过程进入A体内时,伴随着的能量转化有 ;④过程代表的种间关为 。
(3)若C代表某种小型食肉动物,则调查其种群密度可用 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图1是某草原生态的部分营养结构的模式图,图2中字母代表生物群落,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图1中的生物对应图2中的哪些成分 (用字母表示),图2中未表示出来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有 。
(3)若下图表示此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草昆虫和蟾蜍利用食物的部分过程:
②气温逐渐降低时,若⑥保持不变,青蛙的⑦/⑥的值将_____ 而狼的⑦/⑥的值___。
③图中两类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过程,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 等功能。
(4)分析上图2, 用文字?箭头?字母完成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注:不考虑未被利用部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