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油菜种子在发育和萌发过程中,糖类和脂肪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种子发育过程中,由于可溶性糖更多地转变为脂肪,种子需要的N元素增加 |
B.种子萌发时,脂肪酶的活性较低 |
C.干重相等的可溶性糖和脂肪,脂肪贮存的能量多于糖储存的能量 |
D.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C
解析试题分析:由A、B两图像分析可知油菜籽在发育过程中脂肪质量在增加同期可溶性糖质量在减少即糖向脂肪转化;与之相反是在种子萌发过程中可溶性糖质量增加而脂肪量在减少即脂肪向可溶性糖转化。A选项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更多的转化为脂肪,在此过程中由于糖和脂肪均不含N元素故该说法是不正确;种子在萌发时脂肪更多向可溶性糖转化故促使脂肪分解的脂肪酶活性增强故该说法不正确;当种子中可能溶性糖和脂肪质量相等时由于脂肪中氢的含量较高故此时脂肪贮存能量多于相应糖中的能量即该说法是正确;种子萌发时脂肪转化为可溶性糖不足以说明可溶性糖是种子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如果要确认该结论是正确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可溶性糖是提供能源的主要物质所以该说法是不正确的。
考点:本题考查糖与脂肪在代谢中关系,意在考查考生对知识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考生读图像能力,试题中等难度。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在人体的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血浆蛋白质的合成 |
B.剧烈运动时产生乳酸 |
C.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 |
D.食物中的淀粉经消化,最终形成葡萄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视网膜母细胞瘤为眼部恶性肿瘤,其发病与RB基因有关。RB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称为RB蛋白,分布于核内,能抑制细胞增殖。正常人体细胞中含有一对RB基因,当两个RB基因同时突变时,会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上述RB基因发生的突变属于显性突变 |
B.RB基因为抑癌基因,能抑制细胞癌变 |
C.突变蛋白的产生体现了细胞分化的实质 |
D.突变蛋白可以延长细胞周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下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①K值是长时间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②该种群增长的特点是:起始增长很慢,但随着种群基数的加大,增长会越来越快
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捕捞剩余量达到K/2值时停止捕捞,种群恢复最快
A.② | B.④ | C.①③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猪—沼—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由种植(茶树)、养殖(猪)、农户(人)和沼气生产(微生物)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业模式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动物生态学家对林区周边区域进行了4种经济动物的调查,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信息,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被调查的4种动物中,分布最广的是物种D |
B.A1、A3、A5之间可能存在地理隔离,不存在生殖隔离 |
C.如果各物种间存在着食物关系,且物种A处于最高营养级,那么各动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是B→D→C→A |
D.如果选一区域,用标志重捕法调查4种经济动物的种群密度,最好选用第三号区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组合是( )。
①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可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②若图1表示杂交育种,C代表F1;通过自交得到D,D中存在性状分离,可以从中开始选择
③若图2中B和C代表的是突触,则a能够对传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综合,是反射弧必须的组成部分。
④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性腺的影响更大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
A.蓝藻细胞中也有 B.吸收氧气,进行有氧呼吸
C.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D.吸收并转换光能,完成光合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