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9.如图表示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部分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 C0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导蛋白质在A于B之间的运输.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溶酶体除了图中所示的功能外,还能够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以保持细胞的功能稳定.
(2)图中主要是由于核膜的存在说明是真核细胞.COPII被膜小泡负责从A内质网(细胞结构名称)向B运输“货物”.
(3)图中细胞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此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若细胞为胰岛素B细胞,胰岛素从合成到分泌出细胞,需要经过的有膜细胞器依次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共穿过0层磷脂分子.

分析 图中:甲表示内质网,乙表示高尔基体;溶酶体来源于高尔基体,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菌.COPⅡ方向是从内质网→高尔基体,COPⅠ方向是高尔基体→内质网.

解答 解:(1)溶酶体是消化的车间,能吞噬并杀死进入细胞的病毒或病菌,还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2)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在于含有核膜,COPⅡ被膜小泡负责从A内质网运输的B.
(3)题图中分泌出的蛋白质在人体内被运输到靶细胞时,与靶细胞膜上受体(糖蛋白)结合,引起靶细胞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4)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质,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初步的加工后,进入高尔基体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与细胞膜融合,分泌到细胞外.其不能直接透过膜结构,运输方式属于胞吐,因此运输到细胞外穿过0层磷脂双分子层.
故答案为:
(1)衰老、损伤的细胞器(或“细胞自身产生的碎渣”)
(2)核膜  内质网 
(3)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
(4)内质网   高尔基体     0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生物膜系统的相互转化、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要从题干中提取有效的信息,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利用题图反映的有效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不同的激素化学组成虽然不同,作用方式的却有共同的特点,但是不包括(  )
A.激素只运输给靶器官、靶细胞B.微量和高效
C.通过体液运输D.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高等动物的精子细胞中的染色体有30条,则其初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和DNA的数目分别是(  )
A.60条 和120个B.60条 和 60个C.30条 和 60个D.30条 和 3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生物体的元素和化合物的论述正确的是(  )
①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都能在无机自然界找到,且元素的含量也一致
②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元素的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③活细胞中,元素含量从多到少依次为O、C、H、N
④在细胞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所起的作用也最小
⑤各种化合物虽然都有各自的功能,但单独不能完成某种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A.①③B.②④C.③⑤D.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为了实现废物资源化,人类正努力将废纸中的纤维转化为一种新的资源--乙醇,其基本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自然界中①环节需要的产酶微生物大多分布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在上述环境中进行土壤取样,样品首先要通过选择培养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
(2)将用液体培养基选择培养得到的微生物需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法接种到以纤维素为碳源、并加入刚果红的培养基上,筛选周围有透明圈的菌落.
(3)以上步骤只是对目的微生物进行了初步的筛选,为了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的实验.确定了所需要的微生物后,就可进行图中③环节,以获得进行酒精发酵的原料.
(4)生产中可以满足④环节的常见菌种是酵母菌,⑤环节要保证无氧条件才能发酵产生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下列甲、乙、丙三图分别表示某种生物(假定只含有两对染色体)的三个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根据图回答:

(1)甲图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期,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细胞.
(2)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体细胞
(3)丙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期,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是精细胞
(4)三个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
(5)三个图中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是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试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欲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能/不能不能用过氧化氢和过氧化氢酶进行试验.
(2)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实验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温度.
(3)根据图一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
(4)图二曲线bc段不再上升的原因最可能是反应受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的限制.
(5)根据你的理解,图三曲线纵坐标最可能代表溶液中H2O2的剩余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月季的花药培养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灭菌的花蕾要在无菌条件下除去萼片和花瓣,并立即将花药接种到培养基上
B.如花药开裂释放出胚状体,则需尽快将幼小植株分开
C.在剥离花药时,要尽量不损伤花药
D.在剥离花药时可保留少许花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1表示某生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图2表示该生物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象(字母E、e代表染色体上的基因).图3表示细胞分裂过程中可能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中DNA分子数目.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1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复制,CD段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有丝分裂后期.
(2)图2中,乙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甲所示细胞分裂的前一阶段,细胞中染色体排列的特点是全部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赤道板上
(3)图2中,乙细胞处于图1中的BC段,对应于图3中的B.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