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豌豆和玉米均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
B. | 玉米均为矮茎个体,豌豆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
C. | 豌豆和玉米的性状分离比均是3:1 | |
D. | 豌豆均为矮茎个体,玉米有高茎和矮茎个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面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量出汗后,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②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高级中枢,在下丘脑产生冷觉和热觉
④血糖浓度低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促进胰岛A细胞的分泌活动
⑤内环境渗透压的增高,使下丘脑某部位产生的轴突末梢传至大脑皮层产生渴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高三第四次大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植物育种和生长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①诱变育种很可能较快选育出新的优良品种
②诱变育种可定向地变异出所需要的优良品种
③穗小粒少的小麦种到西藏后会长成穗大粒多的小麦
④植物在扦插时使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促进生根
⑤由于没有土壤,只在完全营养液中生长的幼苗,不能正常生长
⑥利用杂种优势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③④⑥ 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林州市高三升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 分)请回答下列与发酵技术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关问题:
(1)腐乳一直受人们的喜爱,制作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微生物主要是毛霉,其代谢类型是________;吃腐乳时,会发现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其实质是微生物的__________,对人体无害;各地腐乳风味迥异,在原料和菌种相同时,可通过_____制作出不同风味的腐乳。
(2)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泡菜也不能急着吃,从防癌的角度考虑,应等到_______时食用。
(3)人们常用化学药剂消毒法进行消毒,如碘氟擦拭伤口、氯气消毒水源;日常生活中也常用到_____,如有人每周都会将碗筷放在开水中烧泡一段时间; 实验室里使用接种室之前一般都要进行一项物理性的操作是_______,以杀死物体表面或空气中的微生物。
(4)对植物花药离体培养产生单倍体时,选材非常重要。为了选择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若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则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河南省林州市高三升学质量检测理综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麦穗籽粒干重中50%以上来源于其麦穗下的叶片,其他可由颖壳、麦芒和叶鞘等非叶光合器官提供。研究发现靠近麦穗越近的叶片其光合速率越高,且对籽粒干重的贡献率越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去除麦穗后,穗下第一片叶片的光合速率会有所降低
B.去除离麦穗最近的一片叶,其第二片叶的光合会降低
C.为确定叶鞘对麦穗籽粒干重的贡献,可对其遮光处理
D.麦芒细胞的光合产物除了自身消耗之外还能运出组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物圈内所有的生物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B.外来物种的人侵可能降低生物的多样性
C.红树林的防风消浪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群落自然演替过程中生物多样性可能降低或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安徽省高三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结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诱发内因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只存在癌症患者的染色体上
B.原癌基因失活或抑癌基因活化是导致癌症的内因
C.从突变细胞到癌细胞转移受多种基因的共同影响
D.癌细胞易转移的根本原因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高、高 | B. | 低、基本一致 | C. | 低、高 | D. | 高、基本一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