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6.羟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导致DNA复制时发生错配(如图).若一个DNA片段同一条链上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片段复制4次后子代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有发生改变的占25%
②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一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
③这种变化不属于基因突变
④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可以发生该种过程.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分析 1、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2、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原因有:
①体细胞中某基因发生改变,生殖细胞中不一定出现该基因;
②若亲代DNA某碱基对发生改变而产生隐性基因,隐性基因传给子代,子代为杂合子,则隐性性状不会表现出来;
③不同密码子可以表达相同的氨基酸;
④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有时基因改变,但性状不一定表现.
3、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此外在细胞质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分布.

解答 解:①若同一条链上的两个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根据DNA半保留复制可知,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有一半DNA分子上的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①错误;
②由图可知,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后与腺嘌呤配对,而不是与鸟嘌呤配对,因此该片段复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C碱基对与总碱基对的比下降,②正确;
③胞嘧啶分子转变为羟化胞嘧啶为碱基对的替换,属于基因突变,③错误;
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均能发生基因突变,故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都可以发生该种过程,④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结合DNA复制时发生的错配图解,考查基因突变、DNA分子的复制、DNA的分布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的分布;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掌握DNA复制方式,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其在10℃、2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置于6klx、10klx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结果如图.据图所作的推测中,正确的是(  )
A.该叶片在20℃、10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约是8.25mg
B.该叶片在5klx光照下,10℃时积累的有机物比20℃时少
C.该叶片在10℃、5klx的光照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3mg
D.通过实验可知,叶片的光合速率与温度和光照强度均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狗皮毛的颜色受两对同源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表现型有三种,经观察绘得系谱图如下,请分析回答:(1号、2号为纯合子)

注:沙皮基因型为aaB_或A_bb;红皮基因型为A_B_;白皮基因型为aabb
(1)以上图示性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遗传定律.
(2)1号和2号的基因型是AAbb、aaBB.6号的基因型是AaBb.
(3)6号和7号后代出现三种表现型的现象叫性状分离,产生该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4)若已知8号不带有B基因,则15号的基因型为Aabb.若12号与一白色雌狗交配,则生出沙色狗的几率为$\frac{2}{3}$.
(5)12号的基因型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中的前项为需检测的物质,中项为使用的试剂,后项为产生的颜色,正确的是(  )
A.葡萄糖、斐林试剂、砖红色B.脂肪、苏丹Ⅲ染液、红色
C.蛋白质、双缩脲试剂、蓝色D.脂肪、苏丹Ⅳ染液、橘黄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如图所示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题中[]内填写标号,横线上填写结构名称或者其他的内容)
(1)判断B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的理由是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和无中心体.
(2)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④]细胞核中,它是细胞的遗传和代谢的控制中心.
(3)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4层生物膜.
(4)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②]和[⑦](填写标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②导致①改变的内因是突变和基因重组.
(2)图中③指自然选择(学说),③的观点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隔离是指不同种群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也就是物种形成必须要有生殖隔离.
(3)据调查,在近30年间,我国的一千多个普通野生稻分布点已消失了80%,现存的每一个分布点的普通野生稻种群都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其直接后果是普通野生稻④中的基因(或“遗传”)多样性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农业生产中发现一种广泛使用的除草剂(含氮有机化合物)在土壤中不易降解,长期使用可污染土壤.为修复被该除草剂污染的土壤,可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该除草剂的细菌(已知该除草剂在水中溶解度低,含一定量该除草剂的培养基不透明).

(1)制备土壤浸出液时,为避免菌体浓度过高,需将浸出液进行稀释处理.
(2)要从长期使用该除草剂的土壤中分离目的菌,上述培养皿中培养基为固体培养基.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常采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用70%酒精消毒.
(3)在第2次及其后划线总从上次划线末端开始的原因是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
(4)培养后发现,只有很少菌落出现,大部分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的主要原因是培养基中缺少这些细菌可利用的氮源或有氧条件抑制了这些细菌的生长.
(5)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中,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氮气,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该除草剂,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为有关环境因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影响的关系图,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A.图1中,若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点左移,B点右移

B.图2中,若CO2浓度适当增大,A点左移,B点右移

C.图3中,A点与B点相比,A点时叶绿体中C3含量相对较多

D.图4中,当温度高于25 ℃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2016届黑龙江省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雌蜂(蜂王)是二倍体(2n=32),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雄蜂是单倍体(n=16).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蜜蜂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

B.由于基因重组,一只雄蜂可以产生多种配子

C.雄蜂是单倍体,因此高度不育

D.雄蜂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