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下面是几种物质的组成表,由表中所得结论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
H2O18
三聚氰胺C3H6N6126
葡萄糖C6H12O6180
胰岛素C254H377O75N65S6约5700
人血红蛋白C3032H4816O812N780S8Fe4约64500
A、蛋白质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
B、三聚氰胺也是一种蛋白质
C、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
D、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较大,是生物大分子
考点: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
专题: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水、三聚氰胺、葡萄糖的分子量比较小,分别是:18、126、180;胰岛素和人血红蛋白的分子量比较大,分别是:5700、64500.胰岛素和人的血红蛋白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解答: 解:A、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是C、H、O、N,还可能含有S、Fe等元素,A正确;
B、表格中三聚氰胺的化学式是:C3H6N6,分子中没有O元素,不是由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的,所以三聚氰胺不可能是蛋白质,B错误;
C、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是由胰岛B细胞产生的,C正确;
D、胰岛素和人的血红蛋白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分子量比较大,分别是:5700、64500,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内环境,在下列的各种变化中,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①抗体与抗原结合       ②消化道中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③丙酮酸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④氧气在人体内的运输   ⑤胰高血糖素的合成                ⑥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A、①②⑥B、②④⑥
C、③④⑤D、①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面甲、乙两图是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细胞与乙细胞相比,有细胞壁、
 
 
,而无
 

(2)如果乙细胞为胰腺外分泌腺细胞,其分泌物有胰淀粉酶等,则与胰淀粉酶的加工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
 
(用图中标号回答).
(3)如果甲细胞是植物根尖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大液泡和
 
.(填标号和名称,全对才得分)
(4)甲细胞中不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是
 
.(填名称,全对才得分)
(5)上述细胞中含有DNA和RNA的细胞结构有
 
;上述细胞中能发生能量转换的细胞器有
 
.(两空都用图中标号回答)
(6)如果把乙细胞放在含有3H标记的氨基酸的培养液中保温一段时间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可测得3H的结构有
 
(填图中序号最少填三个).
(7)细胞中能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且不会互相干扰,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的结构有
 
(写结构名称,至少写三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植物光合速率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如图表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变化情况,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光照强度在5~6时,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升高而升高
B、光照强度一定时,CO2浓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温度的影响明显
C、光照强度为1时,植物光合速率极低,细胞中ATP的含量几乎为0
D、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一定时,植物光合速率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加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细胞内被称为动力工厂的细胞器是
 
,是
 
的主要场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在人的造血干细胞形成各种血细胞的过程中,不能发生的是(  )
A、细胞外观显著改变
B、DNA数量发生变化
C、细胞分裂能力增强
D、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给植物全部供给18O2,则不久以后发现植物周围出现含18O2的物质,这些物质主要来自(  )
A、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A代表
 
分子B代表
 
;D代表
 
,D只存在于细胞膜的
 
侧.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从结构上来说,它具有
 
性.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4)在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
 
,被动运输可以分为
 
 
两种方式.
(5)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
 
,此运输方式的主要特征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中“提出问题”环节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的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C、“若F1产生配子时的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的两种性状比接近1:1”,属于“演绎推理”的过程
D、孟德尔运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对大量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从中找出规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