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5.如图是生态系统部分碳循环示意图,对其分析错误的是(  )
A.生产者是图中的A
B.图中C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C.碳在B、C、D、E、F之间,流动的形式是有机物
D.若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首先根据双向箭头及太阳光能的输入可判断出A是无机环境、E是生产者;其次判断分解者,分解者除了一个箭头指向无机环境外,其他箭头都指进来,因此C为分解者;其余均为消费者,即B、D和F均为消费者.

解答 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图中生产者是图中的E,A错误;
B、图中为分解者,其能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并释放能量,因此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正确;
C、B、C、D、E、F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C正确;
D、若完整表示碳循环,需补充化石燃料燃烧产生CO2,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生态系统的功能,重点考查碳循环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碳循环的具体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成分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细胞的结构和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酶体可消化细胞器碎片
B.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C.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
D.HIV的遗传物质水解产生4种脱氧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观音湖湖波浩淼,圣莲岛岛幽景深.如图是虚拟观音湖两岸a、b、c、d 4个物种及其演化关系的模型.b物种分布于北岸,c、d物种分布于南岸.据图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
A.a物种最终进化为b、c两个物种,经历了从地理隔离到生殖隔离的过程
B.b迁到南岸后,不与c物种进化为同一物种,内因是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C.c物种的种群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则该物种一定在进化
D.欲判断d与b是否为同一物种,只需看b与d能否自由交配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给某盆栽植物合理施肥后,再过多浇水,结果发现叶片变黄,且长势较差.某学习兴趣小组对其成因和影响进行了如下研究:将该植物种植在完全营养液中,研究发现若向营养液中通入足量空气,则植物生长正常;若不通空气且液面覆盖油层(植物不吸收不利用),则会在一段时间后出现上述症状.

(1)该兴趣小组的实验目的是探究营养液中氧气含量(空气含量、通气状况)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研究发现,在上述不通空气的实验中,在一定时间内,液面下的植物部分释放CO2的量与实验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请分析:液体中的氧气被植物消耗尽在a点以后(a点以前/a点/a点以后).
叶片变黄的原因可能是影响到根对N、Mg(至少两种)等元素的吸收,导致叶绿素合成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测出叶片附近CO2含量变化规律如图所示,与正常叶片在同种情况下相比,A、B两点已经分别向右、左(填“左”或“右”)移动了(不考虑叶片变黄对细胞呼吸的影响).
(4)如图2所示为某蔬菜基地测定的某大棚蔬菜在不同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曲线a中,在11时和13时分别摘取植株上部成熟叶片用碘蒸气处理,13时所取叶片显色较深 (深或浅).曲线b的峰值低于曲线a,其两个主要决定因素是光照强度、空气中CO2含量(光照强度、环境温度、空气中CO2含量).6~9时和16~18时,曲线b高于曲线a,主要原因是此时段棚内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寨卡病毒侵入人体后,下列过程不能发生的是(  )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
C.抗体与寨卡病毒结合形成沉淀D.浆细胞进行分裂并产生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四种生物,构成食物链A→B→C,D为分解者,如图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入B处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食物链中A同化的能量
B.图中“C摄入”的能量就是从B流入C的总能量
C.图中的“乙”表示物种B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D.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某兴趣小组为探究不同光照强度对植物的CO2吸收量或释放量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实验.根据实验结果绘制了如图,单位略.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温度和CO2浓度是该实验的无关变量.图中AC段,限制该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光照强度
(2)图示曲线可直接反映该植物的净(填“净”、“真”)光合速率.而M+N可表示真正光合速率;
(3)处于图中B点对应条件下,该植物的一个叶肉细胞内光合速率等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呼吸速率;
(4)无论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图中C点都会降低.最可能的原因是此时的温度是在酶的最适宜温度下绘制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记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记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注:横轴为诱捕灯间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标记总量为N,回收率为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frac{N}{a}$
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记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上升
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有关,与灯高无关
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
A.O2分子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细胞吸收葡萄糖分子不一定消耗ATP
C.某种物质进入细胞时消耗了ATP,则一定属于主动运输
D.某种物质进入细胞时不消耗ATP,则可能属于协助扩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