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理隔离→基因突变→物种形成 |
B、地理隔离→自然选择→物种形成 |
C、地理隔离→突变和重组→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
D、地理隔离→突变、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物种形成 |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基因型 | 表现型 | |
女 | 男 | |
BB | 秃顶 | 秃顶 |
Bb | 正常 | 秃顶 |
bb | 正常 | 正常 |
A、控制秃顶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且为不完全显性 |
B、秃顶性状的遗传与红绿色盲遗传方式相同 |
C、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
D、基因型为Bb的男女表现型不同,原因可能是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影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若a、c、d、b四个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依次递增,则M可以表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
B、若M表示木本植物的丰富度,我国从南向北木本植物的丰度变化的趋势是b-→d-→c-→a |
C、若a-→c-→d-→b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则M表示生物个体的数量 |
D、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四种不同的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的环境中最不容易被淘汰的可能是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础和核心 |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
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
D、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衰老的细胞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 |
B、控制细胞凋亡的基因在胚胎时期可能表达 |
C、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内核酸种类和数量不发生变化 |
D、癌细胞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代谢速度加快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3:1 | B、2:1 |
C、9:7 | D、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休息 | 与其它物种关系 | 进食 | 其它活动 | |
物种A | 20% | 15%追逐物种B | 55%吃种子 | 10% |
物种B | 20% | 25%被物种A追逐 | 45%吃种子 | 10% |
物种C | 75% | l5%吃物种A | 10% | |
物种D | 75% | 20%吃物种C | 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A、甲的染色单体数为乙的
| ||
B、甲的染色体数为乙的
| ||
C、乙核DNA数为甲的:
| ||
D、乙核中不存在同源染色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