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如图为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正确曲线的是( )

A. B. C. D.

 

 

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是对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考查,回忆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曲线模型,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解析】
泡菜制作过程中亚硝酸盐是先增加,然后逐渐减低,稳定在较低水平.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沪科版高中生物第一册第三章3.1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湖南二模)下列关于细胞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蛋白酶处理细胞膜不会改变其选择透过性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在细胞膜内侧与糖类结合形成糖蛋白

C.受精过程与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无关

D.细胞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取决于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2.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2013?东城区二模)农作物秸秆在生产实践中具有多种用途.在特定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的催化下,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分解为葡萄糖,经发酵后形成乙醇,再加工即可制成燃料乙醇,减少了人类生活对石油资源的依赖.请分析回答:

(1)欲从土壤中分离获取上述特定微生物,可采用稀释涂布法或 平板划线 法进行接种,所用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目的是只允许能产生 纤维素酶 的微生物生长,而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适量的刚果红染料,若观察到 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 即可初步筛选到目的菌.

(2)某研究人员经上述培养获得了三种微生物(甲、乙、丙),现通过如下实验比较三种微生物所产生纤维素酶的活性大小.

①将甲、乙、丙三种微生物经离心等方法处理后,制成酶浓度相同的纤维素酶提取液,取等体积的三种提取液分别与等量的纤维素悬浮液混合,在相同且适宜的pH和温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

②利用 斐林 试剂检测产物中的葡萄糖,并通过比较颜色深浅程度判断酶活性的大小.

③实验结果如下:

甲提取液 乙提取液 丙提取液

颜色深浅程度 + +++ ++

注:“+”越多,颜色越深

由表分析,三种微生物产生的纤维素酶活性不同,最可能的原因是 不同酶的氨基酸序列不同(或不同酶的空间结构不同) .其中产生酶活性最强的微生物是 乙 .

(3)农作物秸秆除用于生产燃料乙醇外,还可用于培育蘑菇和生产沼气等.下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图.

水稻、杂草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属于 生产者 .输入到鸭体内的能量除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外,还用于鸭自身的 生长、发育、繁殖 等生命活动.在农业生产上,将蘑菇房与蔬菜大棚连通可提高蔬菜产量,增产的原因最可能是 蘑菇产生的CO2为蔬菜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

(4)对农作物秸秆的充分利用可促进生态系统中物质在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 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同时合理调整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有效缓解了燃烧秸秆造成的污染和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二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作探针来检测遗传病

B.通过比色法来检测亚硝酸盐含量需要配制标准显色液

C.利用DNA和蛋白质在不同浓度NaCl中溶解度不同粗提DNA

D.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均为只能利用尿素的细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利用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或提取某种物质的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如图1所示为泡菜的制作及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流程图.制作泡菜宜选用新鲜的蔬菜或其他原料,原因是 所含亚硝酸盐的含量低 .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 发酵不同时期亚硝酸盐的含量发生变化 .发酵过程中应及时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及时检测以把握取食泡菜的最佳时机.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比色法 .

(2)如图2表示柠檬精油的提取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图中的A、B、C分别是 石灰水 、 相当于柠檬果皮质量0.25%的小苏打和5%的硫酸纳 、 过滤 .

②提取柠檬油不采取水蒸气蒸馏法的原因是: 水中蒸馏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等问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3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多选)在酸败的剩菜中和一些腌制食品中,含有比较高的亚硝酸盐,因此要避免或者少吃以上食物,以下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亚硝酸盐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B.亚硝酸盐可以转化为硝酸盐,硝酸盐是致癌物质

C.亚硝酸盐在酸性条件下转化为亚硝胺,亚硝胺有致癌作用

D.亚硝酸盐毒性很大,食入微量即可致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关于腐乳发酵的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多种微生物参与了腐乳发酵

B.装瓶后腐乳坯上的各种微生物会继续发酵

C.发酵过程中蛋臼质分解成多肽和氨基酸

D.发酵过程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专题一1.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4?山东模拟)下列关于腐乳制作过程中后期发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后期发酵中腐乳风味形成与蛋白质的降解密切相关

B.后期发酵主要是酶与微生物协同参与生化反应的过程

C.盐的用量、酒的种类和用量、温度等均影响后期发酵

D.前期发酵过程中毛霉的生长情况对后期发酵无直接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同步]2014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2.2练习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2015?河南一模)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真核细胞中,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

②原核生物的基因中,存在非编码序列;

③基因中的三个相邻碱基能代表一个遗传密码;

④基因中的一个碱基发生变化,就可能导致所控制的遗传性状的改变;

⑤有些遗传性状是由多对基因共同控制的.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