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17.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增强(填“增强”或“减弱”).由2、4、5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组别 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处理突触数目相对值 
 敲除Z基因转入Z基因 
Ⅰ组-- 25.1
Ⅱ组+- 34.3
Ⅲ组++ 24.9
注:“+”表示处理,“-”表示来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分析 分析柱形图:第1组和第2组相比,单一变量为A基因是否突变,结果A基因发生突变的第2组的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第2组和第4组相比,单一变量为Z基因是否突变,结果Z基因发生突变的第4组的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这说明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同样4、5组实验结果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
分析表格:第Ⅱ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解答 解:(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总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上的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收缩.
(2)由图可知,仅A基因发生突变时,肌肉收缩次数明显增多,由此可见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增强.由2、4或4、5组实验结果可知,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①第Ⅱ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结合(2)题和第(3)题的①可知,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故答案为:
(1)传出     突触前膜        外负内正   
(2)持续重复收缩       增强       2、4、5
(3)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使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次数增加

点评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要求考生识记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能正确分析题图和表格,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将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蝉为一级消费者,属第二营养级
B.鹰的迁入降低了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D.树林中的食物链以腐食食物链为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为提高番茄的耐寒能力,可以将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获取鱼的抗冻蛋白基因可以从相关的cDNA文库提取,cDNA文库小于基因组文库(填“大于”、“等于”或者“小于”).
(2)为在短时间内大量获得抗冻蛋白基因,可用PCR技术扩增的方法,其原理是DNA分子复制.在该反应体系中加入的物质有抗冻蛋白基因、4中脱氧核苷酸、引物和Taq酶,在扩增过程中,引物和脱氧核苷酸被不断消耗.
(3)抗冻蛋白基因获取之后,需要进行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此步骤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4)将抗冻蛋白基因导入番茄体细胞,常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然后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高耐寒的番茄植株.
(5)若要获得大量高耐寒的无病毒番茄植株,可以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某高等植物的红花和白花由3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3对基因中至少含有2个显性基因时,才表现为红花,否则为白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植株杂交,子代全部表现为红花
B.该植物纯合红花、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各有7种、1种
C.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自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frac{7}{64}$
D.基因型为AaBbCc的红花植株测交,子代中白花植株占$\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科研人员调查了我国某地鹭类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对研究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重要指导意义.
(1)科研人员在林内从山脚到山顶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逐个调查记录每块样方内的相关数据.同时,每天在固定时间、固定位置统计鹭鸟出飞和晚归的数量、飞行方向等.
(2)调查结果显示,该林内栖息繁殖的夜鹭、池鹭的巢大都筑在乔木主干附近的粗枝杈上,白鹭、牛背鹭的巢多筑在离主干较远的细枝杈间,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四种鹭的筑巢高度统计如表.
巢高(m)池鹭(只)白鹭(只)夜鹭(只)牛背鹭(只)鹭鸟总数(只)
6~8668020
8~105266266
10~121444224
12~1410224036
表中数据显示,池鹭是优势种.四种鹭在林内乔木层的主要筑巢高度不同,表明群落内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鸟类对群落空间资源的合理利用.
(3)当不同鹭类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本次的调查结果显示,白鹭与夜鹭的生态位重叠程度最大,然而,白鹭主要在白天飞向西南方向活动、觅食,而夜鹭主要在傍晚飞向西北方向活动、觅食.由于这两种鹭鸟在觅食时间、觅食方向上的改变,错开了取食相同食物资源的高峰期和取食地点,可以使之得到较为均衡的资源利用,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趋于缓和,从而实现共存,这是进化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必然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不完全合理的是(  )
A.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维持物种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C.农田中清除杂草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原则不矛盾
D.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基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特有的一种细胞分裂方式,属于有丝分裂的一种特殊殊形式,下面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两种分裂方式的过程中都有等位基因分离
B.进行两种分裂的母细胞中一般都有同源染色体
C.两种分裂方式所产生的细胞类型往往不同
D.二者都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着丝点分裂一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请回答下列有关发酵食品制作的问题:
(1)在泡菜腌制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时间、温度和食盐的用量;最后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这一操作的目的是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
(2)在制作腐乳过程中,所需的微生物来源于空气中的毛霉孢子;而现代的腐乳生产是在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菌种直接接种在豆腐上,这样可以避免其他菌种的污染.
(3)某同学制作蓝莓果醋时,定时通过充气口充气,原因是醋酸菌是好氧细菌,将酒精变为醋酸时需要氧气参与.另一位同学在蓝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发酵罐中通入一段时间的无菌空气,通入无菌空气的目的是在有氧条件下,使酵母菌迅速繁殖,数量增加.
(4)在蓝莓果酒制作过程中,在变酸的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是由醋酸菌大量繁殖而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时将乙醇变为乙醛,然后变为醋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白花三叶草有两个稳定遗传的品种,叶片内含氰(有剧毒)和不含氰的.现有不含氰的能稳定遗传的白花三叶草植株杂交,所得F1全部是含氰的,让F1自交,所得F2植株中,含氰为225株,不含氰为175株;若用某纯合不含氰植株的花粉给F1含氰植株授粉,得到的后代植株中,含氰为68株,不含氰为204株.据此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F2中不含氰植株基因型种类多于含氰植株
B.F1代植株会产生2种基因型不同的配子
C.F2含氰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rac{1}{4}$
D.上述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