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生物 > 题目详情

【题目】某同学为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利用给定的材料设计了如下实验:

I)实验材料: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X射线照射仪,新鲜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毒性极低的霍乱弧菌疫苗,血清抗体测定仪以及其他必要的工具。

实验原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有无能影响抗体的产生量,通过测定血清中抗体的数量可判断体液免疫的强弱。

II)方法步骤:

第一步:取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3只,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摘除胸腺,并用大剂量的X射线照射。

第二步:向第一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向第二组小白鼠体内注射B淋巴细胞;向第三组小白鼠体内注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

第三步:分别在上述三只小白鼠体内接种霍乱弧菌疫苗

第四步:饲养15~20天后,分别测定3只小白鼠体内血清中抗体的数量。

III)预期结果:请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以下问题:

1)上述实验步骤中存在不严谨之处,请指出并更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步小白鼠数量太少 第一步处理小鼠后,应分别接种疫苗,然后测定有无抗体产生 第二步向小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 第三步接种的疫苗都应当等量 1组、第2组小鼠体内不产生抗体,第3组小鼠体内产生抗体 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

【解析】

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其具体过程为: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的作用是呈递抗原,B细胞的作用是识别抗原,而抗体由效应B细胞分泌。

1)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该实验中存在明显的四处错误:

①第一步取3只小白鼠,平均分为3组,小白鼠的数量太少,应该取未受感染的状态相同的小白鼠若干只,随机分为三组;

②第一步处理小鼠后,应该分别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测定并确定没有了免疫力(无抗体产生);

③第二步向三组小鼠体内注射的淋巴细胞应该等量;

④第三步应该接种等量的霍乱弧菌疫苗。

2)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则第1组、第2组小鼠体内应该不产生抗体,而第3组小鼠体内应该产生抗体。

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结论应该是体液免疫需要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参与。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在光照充足、CO2浓度适宜的条件下,不同温度对某农作物实际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

1)该研究中实际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据图分析,影响该农作物实际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约为______,但该温度不是农作物生长的最适温度,原因是______

3)农业生产实践中,不考虑光照、CO2浓度,温度等环境条件,为提高某农作物产量通常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答出两个方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制备抗埃博拉病毒VP40蛋白的单克隆抗体的过程:

(1)若要体外获得大量的VP40基因,可采用_______技术进行扩增,若该目的基因循环扩增3次,理论上需要消耗_______个引物。

(2)过程①中除选用EcoRⅠ和XhoⅠ两种限制酶外,还要用到________酶。

(3)过程②中VP40基因进入大肠杆菌后维持稳定并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大肠杆菌等原核生物常作为受体细胞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

(4)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相比过程④特有的诱导融合的方法是用____________处理。通常在选择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目的是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污染。对杂交瘤细胞还需要进行克隆化培养和_______________,最终获得单克隆抗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是某同学在观察三倍体无籽西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时拍摄的显微照片,甲、乙、丙、丁四个细胞对应的时期依次为abcd。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无籽西瓜高度不育,与a时期染色体配对紊乱有关

B.b时期细胞中DNA数已加倍,具有4套遗传物质

C.c时期细胞中含有6个染色体组,可发生基因重组

D.d时期细胞中囊泡融合形成细胞板,核膜重新形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植物叶片中的激素主要由叶尖部位合成,植物叶片的脱落受激素的调节。图甲是叶柄离层部位的示意图,图乙是叶柄离层两侧远基端(远离茎的一侧)和近基端(靠近茎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关系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加速脱落叶片的叶柄内,生长素从远基端向近基端的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B.离层区、近基端和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决定了叶片是否脱落

C.正常生长的幼叶其叶柄远基端的生长素浓度高于近基端

D.可用较高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叶柄近基端来抑制叶片脱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表示人体中部分体液的关系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乙、丙、丁共同构成了人体细胞生存的内环境

B. 当人体较长时间对蛋白质摄入不足时,乙液会变少

C.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可以生活在甲液和丙液中

D. 甲液和乙液在组成上的主要差别是无机盐含量的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小鼠基因组与人类的相似度极高,因此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中,常用它作为实验动物。请回答问题:

1)在研究人类自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视觉异常)、耳聋两种疾病时,科研人员发现:将视觉、听觉均正常的野生型小鼠与一只发生基因突变的纯合系小鼠进行杂交,结果显示F1小鼠的视觉和听觉功能与同龄对照组小鼠相比并无差异,推测致病基因为______性突变。F1雌雄小鼠交配,F2小鼠出现视觉正常-听觉异常:视觉异常-听觉正常:视觉正常-听觉正常:视觉异常-听觉异常≈3391,由此可知,此突变小鼠为______(单/双)基因突变,且遵循______定律。如继续让F2雌雄小鼠交配,正常情况下,F3小鼠有______种表现型。

2)科研人员还研究了一种杀菌剂A对人类前列腺疾病的影响。将小鼠做如下处理:F0代正常怀孕小鼠(腹腔注射杀菌剂A)产崽F1(如图1),F1与正常野生型小鼠交配,产崽F2,以此类推,每一代小鼠均与正常野生型小鼠交配,得到F3代、F4代等。

①结果如图2所示,未受杀菌剂A影响的F3代小鼠患前列腺疾病的频率明显______对照组小鼠,且无典型的患病比例。推测此种疾病的患病方式可能异于自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疾病。进一步研究发现,杀菌剂A并未引起小鼠的核基因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但其DNA被甲基化,从而导致______发生了改变,并将这种改变遗传给未受杀菌剂影响的F3代或更多代,此种现象称为表观遗传。

②为探究DNA甲基化对表观遗传的影响机制,研究人员对F3代小鼠的前列腺上皮细胞的关键DNA甲基化和相应的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发现其DNA甲基化位点的数量和mRNA表达情况明显异于对照组,结果如图3

通过比较可知,由于杀菌剂A的影响,亲本DNA的甲基化,通过______将其传递给生殖细胞,进而导致未受杀菌剂A影响的F3代小鼠体内______等过程发生异常,最终影响表现型。

3)请你结合表观遗传现象,谈谈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杀菌剂A对人类健康的危害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伸长过程中,只有生长素发挥了调节作用

B.在生长素浓度达到 12μmol·L1 时,黄化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合成增加

C.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跟其他激素的调节无关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黄化豌豆幼苗切段其生长量一定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番茄中,圆形果(R)对卵圆形果(r)为显性,单一花序(E)对复状花序(e)是显性。对某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进行测交,测交后代表型及其株数为:单一花序圆形果22株、单一花序卵圆形果83株、复状花序圆形果85株、复状花序卵圆形20株。 据此判断,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单一花序圆形果植株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